对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疑惑,学生们会怎么做?泉州晋江一中高二年11班的学生做了一件“较真”的事,他们认为课本的插图与课文不符、与题识内容不符,于是给编辑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提出疑问并希望对方指点迷津。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专门回复邮件为同学们解惑,并肯定了大家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的学习作风。□本报记者 张晓明 文/图
疑惑 课文插图与内容不符
让学生们产生疑惑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语文教材高二第三单元第12课《石钟山记》这一篇游记。高二年11班同学在阅读并深入理解课文之后,产生了些许疑惑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晋江一中正高级教师、省学科教学带头人鲍国富老师一同探讨后,大家仍有疑惑。因此,学生们致信出版社的编辑寻求答案。
学生们说,他们的困惑主要在于插图与题识内容不符、与课文内容不符及与地理环境不符。首先,在题识中,插图画者陆俨少写道“石钟山状如覆钟”,覆钟的形状应是上部分较为窄小,下部分较为宽大,但是插图中的石钟山并没有画出“覆钟”的特征,反而整体上看起来是长方形状;题识中画者陆俨少还写“峭壁崔巍”,但插图并未画出较为明显的峭壁,只有在山与山之间有大片的黑色阴影部分,看起来像是洞穴。
此外,苏轼游记第二段写道:“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由此知道船上至少有两个人,但是插图的小船上并未画出出行的人数;游记第二段写道:“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由此可知,山下应有多孔与缝隙,还有多处的乱石,但插图中的水面平缓,石块整齐连续,并无波浪冲击乱石之画面;原文第二段描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苏轼在船上尚且道“余方心动欲还”,而插图中山上被大片的植被覆盖,并未画出“森然”之感。
解惑 插图作用并非“图解”
11月2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发来回复。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图解’课文,比较忠实地呈现课文的内容,以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的则与课文保持主题、内容上的联系,但关系若即若离,与课文共同形成某种立体的文化表达。”语文室解释,一般说来,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以前者为主,高中教材中的插图则以后者为主,且往往出自名家大师,本身就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石钟山记》的插图就是这种类型,它并非对照《石钟山记》而画(虽然在题画文字中几乎是“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苏轼),只是表现画家自己的审美感受,在教材中与苏轼的这篇名作一起,构成了对石钟山这一历史文化名胜的立体呈现。
语文室在回复中称,既然插图的作用并非“图解”,那么我们就没有太大必要去要求陆俨少先生的画作与苏轼的文章一一对应。事实上,苏轼由于是夜游石钟山,其所见之景是夜间的局部,即使用今天石钟山的照片作为插图,也未必能与苏轼的文章准确对应起来。比如,从航拍图可以看出,石钟山其实与“覆钟”并不完全类似,从不同的角度看,其形态有多样的呈现,画家从某一角度表现,完全可以不把石钟山画成钟状。又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这是典型的夜间近观的感受,不可能要求画白天远眺的画作(或摄影作品)表现这一点,何况画作中颇多大石。回复还提到,同学们“勤于思考、努力钻研,这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有的品质”。
“和我们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敢于质疑的精神有关。”鲍国富介绍,学生提出疑问,出版社编辑进行专业答疑,是辨疑求真深度学习的良好互动。这样的理性交流,对学生有正向引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