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06日

妙笔改诗为词

□彭耕耘

(CFP 图)

诗词本相通,史上不乏改诗为词的事例。

杜牧有首《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写的是重阳节与友人登上齐山,酒后所发出的感慨:“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苏轼觉得这诗写得太好了,品味再三,直接将诗句拿来改为词,《定风波·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只是诗句的顺序调换了一下,并改动了个把字眼,一首重阳抒情的词章佳作就跃然纸上。

这样的化用显现了作者的功力,信手拈来,自然成章,同时也显现了杜诗的高超绝妙,让苏轼这样的大咖不忍割爱,直至采取这种“拿来主义”的方式,用词来助诗句的进一步传扬。

有时诗改词则是笔误的临时救场。明成祖朱棣有次令大学士解缙在一把扇子上题字。解缙即兴题写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不料由于疏漏,竟漏了一个“间”字。明成祖起初只留意书法,连赞“好字”,但王公大臣们凑兴赏看时,眼尖者即发现了漏字并立即禀告皇上。奉旨题字却出错,这属轻慢欺君之罪,明成祖勃然大怒。情急之下,解缙脱口而出,说自己写的是首改编的新词,并诵读出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明成祖听后,转怒为喜,群臣也跟着交口称赞。解缙的急智,为自己成功化解了一次疏忽导致的危机。

诗改词,更多的则属戏谑、抖机灵一类。比如杜牧的《清明》诗,人们都耳熟能详,有人将其改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通过句读的变化,巧妙地将诗变成了长短句。

诗可改为词,词也可改为诗,形式虽有变化,但能够打动人的,始终是其中蕴含的诗心与情怀。

--> 2023-12-06 □彭耕耘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7326.html 1 妙笔改诗为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