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06日

“扫码消费”要便民不要扰民

□汪昌莲

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商家及消费者的选择。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这样的做法是否涉嫌侵权?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相关纠纷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商家在扫码点餐环节设置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个人信息查询授权的前置程序,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侵权。(12月3日《法治日报》)

推行扫码点餐,并强制索取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之前很多媒体都关注过,现在一些商家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表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通病。殊不知,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点餐,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的风险。可见,商家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法院判定构成侵权,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事实上,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公开处理规则,保证信息准确,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等,并将上述原则贯穿于个人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同时,还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消费者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并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一些餐饮企业推行扫码点餐,并强制获取个人信息,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合同的解释权也不能完全由一方当事人所享有。对照这些规定,一些餐饮服务行业推行扫码点餐,并强制获取个人信息,同开瓶费、最低消费等格式条款如出一辙,均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可见,强制扫码点餐构成侵权,警示所有商家:扫码消费要便民不要扰民。首先,对于商家在扫码消费中强制获取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除了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介入,严肃执法查处之外,每个消费者也不要碍于情面、忍气吞声,而应该与其较真,甚至像本案消费者一样,不惜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餐饮等服务行业,本身就是为“上帝”服务的,能不能提供便利优质服务,尤其是适老化服务等,是衡量商家能否诚心为“上帝”服务的标尺。特别是全社会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守好公民隐私安全防线。

--> 2023-12-06 □汪昌莲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7341.html 1 “扫码消费”要便民不要扰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