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凯芳 通讯员吕培聪)天气渐冷,不少人会选择爬山锻炼。医生提醒,爬山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但并非人人适宜,有骨性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们,更要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风。
“运动前一定要热身,充分地打开关节、舒展身体,让人体迅速进入‘运动模式’。”晋江市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肖志满介绍,登山可以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但是对膝盖的损伤比较大。老年人的骨关节逐渐退化,整体协调力下降,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很少锻炼的人来说,登山对于人体膝关节和周围肌肉来说是一种高负荷运动,会使膝关节软骨磨损越发厉害,老年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对关节的保护作用下降,更易发生关节损伤。
肖志满表示,如果在爬山中感到膝盖不适,就应停下运动,最好可以借助外力,比如使用登山手杖、攀扶台阶扶手、由他人搀扶、坐缆车等方式到达目的地。因此,他特别建议,有骨性关节炎、关节退损、关节疼痛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避免登山,可用散步、慢跑、广场舞等比较和缓的有氧运动代替。
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蔡江萍告诉记者,老年人登山要因人而异,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低温、湿冷的环境中运动。他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谨慎参与登山活动,在运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评估,以免发生危险。
蔡江萍提醒,登山时不要携带太多东西,随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应带好必备药物。最好结伴出行,相互有个照应,可携带救心丸、降压药和创伤药出行。
除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登山外,还有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慢性肾炎、肾病、血液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伴有合并症、痛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患者,风湿性疾病、肝硬化患者等也不适合登山。这些慢性病患者爬山时如果不注意身体的变化,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突发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