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安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辛勤汗水浇灌教育之花,以奋进姿态书写民生答卷,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站位统筹 完善基础设施
走进南安实验中学,一座红白相间的教学楼映入眼帘。“新教室很漂亮,我太喜欢啦!”近日,实验中学新教学楼投用,宽敞舒适的教室、排列整齐的新课桌椅、崭新的教学一体机,都令师生们欣喜不已。
“新教学楼是南安市中心城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2022年南安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市区初中学位紧张而实施的一项民生教育工程,是我市坚持高站位统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之一。”南安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该市加快推进总投资超30亿元的教育“工程包”建设,市第八小学、南山实验小学、江北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丰盛分园、实验中学教学楼等22个新(改、扩)建项目竣工投用,新增优质学位1.66万个。
此外,南安全面升级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置,今年以来,升级78所学校154个体育场地,推进1913间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投入4455万元更新“班班通”教学触控一体机2370套,建设精品录播教室8间;南安一中入选福建省智慧校园试点校;完成新一轮“平安校园”等级创建和学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31所学校获评省级“平安校园”;对近400名法治副校长开展遴选补充和量化考核;组建112名“春蕾安全员”检校宣讲团教师小分队,全面提高学校依法办学和法治教育水平,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
高标准推进 均衡教育发展
近日,走进南安残疾儿童黄同学家,只见他正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南安市特教学校的学生们一起上课。“政府送教上门,让孩子有了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机会,我们很感动。”黄同学的妈妈说道。
近年来,南安大力创办特殊教育云端学校,采取线上线下、送教送康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破解了之前依靠小学教师送教上门难度大、实效差的问题,提升了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获得感,既实现了195名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入学全覆盖,也实现了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除此之外,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等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南安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南安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有效有力。该市在学前教育方面,有各级示范园53所、普惠性幼儿园187所;义务教育方面,建立6个“新办校+名优校”教育共同体,35名优秀教师与35所学校结对共建,现有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47所、泉州市乡村温馨校园48所;高中教育方面,推进3个领办型、5个“5G+”型、15个互促型等“名优校+”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职教育方面,3所公办中职学校均完成省“双高计划”年度建设任务,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3所公办中职学校斩获3金4银6铜,南安职专荣获两个全国三等奖。
高效率赋能 优化教师队伍
12月1日—7日,南安市中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端研修培训班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旨在进一步提升该市校长队伍履职能力。
一直以来,南安持续开展扩岗增岗行动。“我们率先出台强师惠师八条措施,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和福利待遇。”南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不少优秀教育人才来南安从教。3年来,南安共招聘引进优秀教师1576名,其中,专项引进高学历优秀教育人才175名。今年该市面向全市公开遴选159名小学教师充实到中心城区新办市直学校,校际交流54名教师;有序推进“县管校聘”,统筹安排99名教师校级交流至缺编学校,有效破解13所中学超控制数、超编制数、学科结构性缺员的“老大难”问题。
同时,南安积极选树师德典型,弘扬高尚师德,目前已公布605名南安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颁发名优教师培养基金560万元;24名教师被授予“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称号;6户教师家庭入选泉州市“教育世家”;3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9名教师被确定为省第六批学科教学带头人;1名教师入选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6名教师入选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
(陈瑞萍 陈鑫炜 吴旭珺 许炜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