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13日

“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引热议

高校“住不下”了吗?

近年来,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随即,相关话题“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冲上热搜。□央广

现状 多所高校明确不予安排住宿

厦门大学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除外),学校不予安排住宿。

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学明确,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

也有部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湖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宿实行自愿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新生选择。

学生 只要能考上,可以接受不提供住宿

在江苏某高校专硕就读的小姜表示,考上研究生之前,她给自己定下的租房预算是1200元至1500元,最后,她在距离学校10分钟通勤时间的地方租到了月租1300元的房子,“报考的时候,我也考虑过住宿的问题,但因为学校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很高,我非常向往,所以可以忽略这一点。”

小姜提到,自己在报考时也与家长沟通过,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能考上,在外租房也是可以的。在读期间,小姜每月可以领到200元的交通补助,这笔交通补助是为专硕生提供的,虽然不能抵消租金,但能够缓解学生时期的经济压力。“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小姜认为。

有网友认为,研究生也是学生,不提供住宿明显不合理,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住宿和餐饮。也有网友表示,部分不提供是对的,关键是划分好区分标准。还有网友庆幸自己毕业得早。

专家 提高管理水平妥善安排宿舍

针对多所高校宣布不予安排住宿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住宿资源有限的问题显现;另一方面,硕士生作为成年人,高校不为其提供住宿的风险相对较低。

如何解决高校宿舍资源紧张的矛盾?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曾指出,因为扩招而造成的校舍不足、设施紧张等短期问题,只是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具体难点,需要各大高校通过增加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解决。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则表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支撑并不现实,市场化又存在管理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在高校宿舍资源提供的公共性和市场化之间寻找到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声音 切不可“先破后立”一刀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管理、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同于专注教学研究的“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正适应了社会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将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流。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在高校逐年扩招的背景下,专业硕士以其数量多、学制短而成为高校住宿改革的“探路者”,体现了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办学的权利和改革意识,不妨根据实践及时反馈调整。

但必须提醒的是,一是高校的扩招要根据自身师资、校舍、资金等软硬件条件综合考量、量力而行,绝不能盲目扩招而影响到现有师生的正常教学秩序和体验;二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应适当先于住宿改革,比如在选址、租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切不可“先破后立”一刀切,给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带来负担和风险。

--> 2023-12-13 “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引热议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8671.html 1 高校“住不下”了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