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紧急救援!从黑夜到白天,各方力量迅速集结,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不放弃,不停歇,一起共渡难关!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柳沟乡距离县城约8公里。地震发生后,公安、消防、武警、卫健等部门迅速奔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记者从甘肃省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了解到,截至19日13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6.2级地震已造成当地113人遇难,536人受伤,房屋损毁155393间。
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抗震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海东市有明显震感,截至19日16时50分已造成14人遇难、198人受伤,多人失联,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截至12月19日14时,因地震和电力中断影响退服的314座基站已抢修恢复279座,2条中断通信光缆已全部抢通。信息通信行业累计出动保障人员超过890人、应急车辆217辆、发电油机422台,投放卫星电话32部。目前,受灾区域公众通信网络已基本恢复正常。截至19日19时21分,青海受本次地震影响的用户供电已全部恢复。
□新华 央视 中新/文 新华/图
亲历
震感十分强烈 家具翻倒在地
记者昨日凌晨抵达震中附近的吹麻滩镇街道看到,仍有居民在路边生火取暖,他们有的披着被子,有的穿着厚棉袄。“害怕有更大的余震,不敢回家。”有居民这样说。临街二楼玻璃破碎,玻璃碴散落在人行道上。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往来频繁。
“‘轰隆’一声二楼的墙塌了,差点被砸。”19日凌晨6时左右,吹麻滩镇村民马阿西燕讲述“地震一刻”时说,地震发生时,她顾不上穿衣服,光着脚跑出来,看到散落一地的砖头和玻璃。
“我住10楼,震感十分强烈,晃得人站不住,家具都翻倒在地。”居民王文志身有残疾,地震发生后,他在家人的搀扶下,从楼上撤离。
56岁的李荣平住在一楼,他家楼体开裂,店铺中货物架上的烟酒翻倒在地,杂乱无章,入门能闻到酒瓶破裂后散发的浓浓酒味。
救援
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目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目前已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据预测,甘肃积石山县震区未来几天无降水过程。
水利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甘肃青海两省抓紧排查水利工程震损。
运-20飞赴甘肃执行救灾任务
西部战区依据军委联指中心命令,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建立抢险救灾指挥体系,向震区派出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部队救灾行动。目前,第76集团军某防空旅、甘肃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等应急救援力量,已进入震区开展人员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记者从西部战区联指中心获悉,战区陆军、战区空军、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武警甘肃总队、武警青海总队等单位已做好后续支援准备,依令投入救灾行动。19日上午7时40分许,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官兵接到上级命令,出动一架运-20飞机赴甘肃执行救灾任务。
地震发生后,武警甘肃总队迅速出动兵力赴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阳屲村、团结村、李家村进行抢险救援。
各方救援力量紧急驰援灾区
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各大医院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临近甘肃省的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支援。
国家疾控局派出工作组,全力指导支持甘肃、青海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已紧急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12月1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其中,甘肃1.5亿元、青海0.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组织向甘肃、青海两省下达合计2.5亿元灾后应急恢复重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震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
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中央企业应急联动机制、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和航空救援协调联动机制,统筹调派应急救援力量增援灾区。1架Bell-407直升机已到达甘肃积石山县,1架翼龙无人机已抵达灾区,2架救援直升机、1架翼龙无人机做好出动准备。
我国6颗卫星实施灾区应急监测
自然资源部已协调安排6颗卫星过境灾区监测,制作完成甘肃省积石山县,青海省循化县、民和县等地震影响区灾前影像、疑似隐患分布图件。
成因
积石山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中国地震局19日凌晨发布消息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18日深夜发生的6.2级地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减基本正常。地震部门正在进一步密切跟踪研判。
逆冲型地震的地震破裂面通常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往往伴随着地表变形。这类地震需要警惕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表破裂等,且能量释放过程缓慢,余震较多。
地震专家解读说,甘东南活动构造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长期挤压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发育着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塔藏断裂、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虎牙断裂等多条深大断裂。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3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截至19日4时,此次地震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9次,其中3.0—3.9级地震7次,4.0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日0时59分发生的4.1级地震。
为何破坏力如此强大
本次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距青海省省界最近距离5公里,青海多地震感强烈。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地震引发了局地砂涌,什么是砂涌?砂涌从何而来?为何破坏力如此强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颜颜介绍,很多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所谓的“砂涌现象”。在强震发生之后,由于地壳的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会进行一种强烈液化的现象,这种液化的沙层,会沿着一定的通道,受到挤压,就会直接达到地表,形成我们看到的“砂涌现象”。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解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时值深夜人处于休息状态来不及躲避等。
研判
黄金救援时间或大幅缩短
震中所在地积石山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海拔在1735米至4309米,近期恰逢寒潮过境,震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山顶、山间、沟谷地带还有不少积雪。寒潮叠加高海拔,让低温成为此次地震救援的最大难点。
“地震发生在夜间凌晨,正是气温低值,黄金救援时间或因低温大幅缩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0天,震区最低气温维持在零下10度左右;同时,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交通沿线阵风风速较大,对物资运输有一定影响。
近日或仍会发生5级强余震
19日,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地震局副局长高晓明介绍,甘肃省地震局立即联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快速开展震后趋势研判工作,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将密切追踪余震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科普
地震避险
自救指南
室内躲哪里更安全
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用于避险的时间只有大约12秒,这12秒被称为“黄金自救12秒”。
地震时若感到震感,要快速寻找“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或躲到坚硬的床下边;若所处的是一层且室外较开阔,可迅速跑出室外避震。
地震结束后,迅速撤离前往安全区域,切勿乘坐电梯。
室外躲哪里更安全
如果身处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逃向平面避震空间,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如果开车时遇到地震,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车停下。不要将车停在树木、高架桥、建筑、高压电缆、十字路口下面或旁边。
地震时的正确避险姿势
避险时,可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的体位,形成自救空间。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物。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前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颈。
手机如何开启地震预警
夜间地震时人们酣睡正浓,能及时得到预警、在紧急时刻争取避险的宝贵时间尤为重要。
市面上不少手机型号都能提供地震预警功能,可根据手机品牌进行操作。
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一加/真我: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vivo/iQO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苹果/三星/其他手机: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在手机设置中将该App的位置权限设为“始终打开”。
(生命时报)
相关新闻
新疆阿图什市
发生5.5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9日电 19日9时46分,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截至11时20分记者发稿时,当地未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记者从新疆地震局了解到,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海拔约1400米的山区。此次震中距离城市较远,距离最近的哈拉峻乡皮羌村有38公里。据克州地震检测中心提供信息,当地政府已向该乡驻村单位电话了解情况,该乡附近村有较强的震感,但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