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自生活,家居环境脏乱,无力打扫卫生该怎么办?如何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岸养老服务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日前,泉州市民政局下达省级养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市、区)从养老护理员线上“点菜式”模式试点、闽台养老服务合作项目试点等省民政厅建议试点十个方向的探索。近日记者走进南安市和鲤城区,了解试点项目的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柯丽娟 张小玲 石伟琴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文/图
老人在家一键“点菜”
快捷享受养老服务
南安市金淘镇东门村的林安莲今年86岁,是独居老人。13日下午,她通过电话下单了修剪指甲、床铺清洁、厨房清洁和卫生间清洁这四项养老服务,预约第二天上门服务。助老员14日上午8点准时来到老人家里进行服务。
记者在林安莲家里看到,助老员带来的工具包里装备齐全,不仅有各种修甲工具、清洁工具等,还有消毒酒精和一次性手套。助老员干了一个小时的活后,老人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变得十分整洁。“她服务很周到,我非常满意,下次会考虑下单其他服务。”林安莲说。因为林安莲是第一次下单,抵扣完政府扶持补贴后,本次服务无须再交费用,下一次则按所下单的项目收费。
这是在南安市推行的养老护理员线上“点菜式”模式试点。承运该项目的养老公司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和电话两个渠道,对所需的服务项目进行预约下单,公司再根据服务对象所在位置,安排就近的助老员上门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有40多位老人下单。助老员在服务结束后,会将服务过程上传至平台,平台客服人员致电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回访,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公司每个月会对助老员进行两次培训,对服务过程进行督查和指导。
台湾青年探访老人 贴心对待“阿公阿嬷”
14日下午,在鲤城区浮桥街道田中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闽台养老服务系列讲坛拉开了帷幕。这是鲤城区“闽台养老服务合作项目试点”的系列活动之一。
记者从鲤城区民政局了解到,“闽台养老服务合作项目试点”项目经常组织台湾养老领域研究专家、养老产业界人士及有丰富在台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到鲤城进行不同方向的专题交流。此外,他们还组织台湾青年对在鲤城的老人进行探访关怀服务,并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人才培养和养老产业培优,进行不同主题的关怀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与欢乐。同时打造“乐淘闽台颐养福利”咨询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形式推送养老福利或提供资源链接,方便台籍人员来鲤城养老了解养老资讯。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黄怡丹告诉记者,学校有近20名台湾青年,他们经常组织台湾青年探访老人,这些台湾青年对老人非常贴心,心里时常挂念着在鲤城的老人,经常跟她说“我的阿公阿嬷在等着我,我要去看望他们”。每次探访,台湾青年一声声的“阿公阿嬷”,叫得老人乐开了花。
下发专项补助资金 助力养老试点改革
除此之外,我市其他各县(市、区)也在进行养老服务试点改革项目,包括丰泽区和安溪县的“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试点、洛江区老年人委托代理与监护服务试点、泉港区城市与农村养老机构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项目试点、台商投资区和永春县的区域性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试点、晋江市养老服务线上新兴消费试点、石狮市“时间银行”项目试点、惠安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试点、德化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试点等。
近年来,我市持续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年8月,泉州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获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919万元;2020年,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今年,泉州市被民政部、财政部列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地区,获得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839万元,为近十年民政争取中央项目资金最多的一次。在省对市“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指数”和“社会救助发展成效”绩效考评中,泉州养老服务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三名,2022年城乡养老服务发展和社会救助发展两个指标均排名第一。2023年9月27日和10月12日,泉州市民政局分别在民政部召开的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调研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