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荣鑫 通讯员刘福林)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南安官桥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注重多方联动,整合各资源要素,率先推行“一站式”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打通便民纠纷调解“最后一公里”。
党委主导,打造纠纷调处“一站式”平台。秉承“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干群参与”的构建理念,官桥镇将调解职能部门归集整合,集中办公,打造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力量联动、同频共振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对办理事项,推行首办责任制,首接部门即首办,主导案件调解,变“各行其是”为“集团作战”,矛盾纠纷实现“一窗式受理”“全科室把脉”“一揽子解决”,高效流转,提升工作质效。
多元共治,优化纠纷调处“一站式”服务。为发挥机制作用,官桥镇构建“1+29+N”联合调解服务体系,即1个镇联调中心为支撑,29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单元,N个行业性、专业性、社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依托“南安市联合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开展登记、流转、调解,做到发现一起、调解一起、解决一起。同时畅通“无梗阻”调解服务渠道,与法庭、公安、信访、镇直相关单位建立上下对接、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行调对接的“五对接”调解机制,以全新畅通调解渠道破解部门间调解不成、梗阻不断的壁垒。
注重长效,擦亮纠纷调处“一站式”品牌。联动协同“解民忧”,靠前服务“得民心”。官桥镇将服务窗口前移到村(社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等基层一线,实现简单纠纷当场化解、一般纠纷当天化解、疑难纠纷联合化解。同时创新“一村一品”调解宣传阵地,多措并举“育民风”,深化和谐村创建成效,培育文明新风,打造润物无声式的纠纷化解“法宝”,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