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27日

“雪花”变火花,要浪漫更要安全

□付 彪

随着元旦临近,为了增加节日气氛,一些用于人工造雪的“飞雪喷雾”走红网络。只要轻轻一喷就能拥有漫天飞舞的“雪花”,营造出十分浪漫氛围。而这些人造“雪花”却暗藏危险。记者在网购平台上搜索“飞雪喷雾”的关键词,就有数百条商品信息弹出。仔细查看这些在售的“飞雪喷雾”商品信息,大多数商家只是标明了商品的娱乐属性,对于产品成分和危险提示几乎没有提及。(12月24日央视财经)

过去,人们热衷于在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营造欢乐和喜庆的氛围。如今,为了保护环境和消除安全隐患,很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种人工造雪受到追捧。它不是滑雪场那种人工造雪,而是从喷雪罐中喷出的“雪花”。不管是生日派对还是婚庆现场,只要拿着喷雪罐向空中随意喷洒,就可以营造出下雪的浪漫场景,而且这些“飞雪喷雾”价格也不贵,一罐就十元左右。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飞雪喷雾”的浪漫背后,隐藏着不容小觑的安全隐患。事实上,近年来因使用“人造雪”不当而造成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早在2015年,山东菏泽有一对新人在结婚典礼上因为“喷雪”发生意外,新娘烧伤面积达到10%,新郎烧伤面积为1%,事故系喷射出的“人造雪”碰到了烟头,最终导致着火。在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评价网红“喷雪”存在“漏气”“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雪花”何以变火花?专家表示,目前市面销售的彩带、“喷雪”,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树脂化合物,这些物质只能溶解在乙醇、甲烷等有机溶剂内进行保存,而这些有机溶剂都是易燃可燃液体,因此喷出的“雪花”一旦接触火源,就很容易着火。多地消防部门实验证明: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消防员分别将网红“飞雪喷雾”对着空中和可燃物喷射,随后在其旁边点燃明火,只见喷出的“雪花”能被迅速点燃。

可见,网红“飞雪喷雾”的安全隐患极大,尽管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越是不把它危险的一面重视起来,就越有可能酿出事故甚至悲剧。据悉,这类产品本身质量参差不齐,而多数商家只展示雪景图片,并未显示其所含有的具体化学成分和安全提醒,包括一些平台任其营销宣传视频传播,也从中看不到“防范风险”等警示。对此,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性,尽量选购品牌厂商生产的可靠产品,不买三无产品。

同时,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要将周边易燃物清理干净,并且尽可能在旁边放置灭火毯、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以防万一。如果出现被烧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消费者购买使用“飞雪喷雾”制造浪漫,是个人权利和自由,但从法律角度讲,公共场合使用“喷雪”则危害到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一旦发生伤害他人和引发火灾,轻则需要赔偿受害人医疗费、护理费,重则除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浪漫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除了消费者对网红危险产品不要盲目跟风购买、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安全防护外,监管部门和相关平台对类似危险产品,也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加大监管力度,绝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再去查遗补漏。

--> 2023-12-27 □付 彪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0805.html 1 “雪花”变火花,要浪漫更要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