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29日

评论·聚合

确保岁末年初安全

要打一场硬仗

□刘天放

众所周知,岁末往往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和高发期,而如何确保安全生产,是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时刻关注的重点。日前,应急管理部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研究部署岁末年初安全防范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正值岁末年初,要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12月27日新浪新闻)

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岁末年初更是安全生产关键期和各类风险隐患叠加期,各类事故易发多发,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完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坚决遏制各种重特大事故发生。

部分行业领域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需格外引人注意。无论是交通领域、民生领域还是其他生产领域,都要强化责任落实、组织管理。遏制安全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监督管理无疑是关键。为此,必须警惕某些错误和危险思维,如认为一年将尽,生产进度需要“冲一冲”之类的观念,因为“冲一冲”很容易放松安全这根弦,就有可能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松一松”,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的。没有“安全”这个前提,一切都不成立。

总之,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的幸福生活,必须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打赢岁末年初安全硬仗,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真正把“安全指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企业考核员工

“家规”莫越“国法”

□贺成

又到了年终岁末,很多企业开始将年终考核提上日程。对于员工来说,考核是影响职位晋升与收入待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面对个别企业设置的各类奇葩考核时,员工往往只能被动接受。(12月26日《法治日报》)

从优化经营管理的角度说,企业在一些特殊节点,设定一些考核项目作为评价员工的手段无可厚非。但是,从近年表现出来的形式观察,一些考核项目和评价手段实在难以让人恭维,奇葩考核项目频频出现,个别用人单位甚至设计“跳槽陷阱”,用考核的方式来变相裁员,以逃避自身应当承担的法定责任。这些做法违背了以考核促管理的初衷,更是把“家规”凌驾于“国法”之上。

拿企业将“加班”作为考核项目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不仅未在加班安排上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且并未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加班报酬,而是通过所谓员工考核等看似“软性”的手段变相要求劳动者进行“强制加班”,此举就明显涉嫌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家规”和“国法”一目了然,何以一些企业经营者视而不见,说到底还是劳资之间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地位,以及相应的监管介入不足。要避免“家规”逾越“国法”之尴尬,不仅需要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还需要强化劳动监察的作用,比如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开展专门调查,为员工设立便捷畅通的举报通道,适时引入社会力量形成监管合力。

购买情绪服务

可尝试莫依赖

□何勇海

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有多“离谱”?近日,淘宝发布2023年度十大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也位列其中。“你还在为考试焦虑吗?不妨下单一个‘爱因斯坦的脑子’,赋予精神寄托,智商+1。”记者发现,有店铺中的“爱因斯坦的脑子”商品销量已超过7万。除了“爱因斯坦的脑子”,“虚拟蚊子”“骂醒恋爱脑”等虚拟产品也受到网友推崇,在年度商品的提名和入围阶段登上榜单。(12月25日上游新闻)

一些人购买情绪服务,不排除有找乐子的用意。比如购买“虚拟蚊子”服务,下单后卖家会用微信等添加指定的好友,扮演“烦人”的蚊子,不定时向对方发送“嗡嗡嗡”等文字,这算是一种友好型的“整蛊”吧?而花钱购买“爱因斯坦的脑子”,据说多发生在中考、高考、考公等前夕,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带来一种心理暗示或者慰藉。

当然,更多年轻人购买情绪服务,是出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比如情绪崩溃时,在网上购买“情感树洞”服务,向陌生人倾诉,释放负面情绪。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年轻人倾向于在线上解决问题,情绪产品自然受到青睐。

互联网情绪服务是“疗愈经济”催生的产物,但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过于认真就输了。有专家认为,“情感树洞”等服务需要从业者有成熟的心智、丰富的感情经历、多年的社会经验,最好能有心理学相关受教育或从业经历。但据报道,目前这一市场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可能存在软色情、诈骗等风险,电商平台对此类特殊商品的监管也不完善,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容易。

总之,在互联网上买“情绪”对抗精神内耗,可以尝试,不可依赖,应且试且警惕。相关部门、电商平台可考虑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助力“疗愈经济”规范发展。

本版诚挚欢迎读者来稿,来稿邮箱为:qzwbpl@163.com

--> 2023-12-29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1223.html 1 评论·聚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