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近日,一批爱心捐赠物资从石狮灵秀科技园打包发车,带着泉州人民的关切和期盼驶向冰天雪地的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为困境中的同胞送去温暖。这批智能加热服、防寒服等物资是我市一服饰公司加班加点赶制生产的。据介绍,智能加热服主要采用石墨烯材料进行加热,最高温度可达50℃—60℃,正常情况下可达43℃,将帮助灾区人民抵抗严寒。
衣服用来御寒,但在高科技的赋能下,送往灾区的智能加热服不但可以升温,还可以降温,以达到人们所需的舒适程度。“装电扇”、“造空调”,这些藏在衣服里的“小玄机”,是服装设计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表现。近年来,诸如此类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在各个领域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挤入智能、科技和设计出圈的新赛道。
其中,有两方面特别值得关注。其一,发展“一技之长”日益受到企业重视,并成为一种趋势。以服装产业为例,标准化、大订单、大规模的生产模式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柔性化、小订单、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在此背景下,模仿、山寨跟不上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其二,靠“一技之长”快速崛起的往往是些新面孔,其规模与传统大品牌相比不算大,但创新的劲头却不小。如本报所报道的:石狮市暴汗服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出可以迅速出汗并监测体温的“暴汗服”;一笔成服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对接北斗导航的“定位服”,用以防止老人小孩走失;安元光学科技公司采用微棱镜反光材料制造“反光服”,保障高速路施工人员安全……无疑,相比于大型老牌企业,这类中小企业更易于在某个细分领域迅速沉淀、脱颖而出、实现创新。
从中也不难看出,掌握“一技之长”已成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以创新为导向,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在这过程中,众多中小企业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也生动诠释了“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
须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既需要企业自身苦练内功,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进而言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小巨人”企业,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构建强大合力。一方面,推进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手拉手”抱团发展、协作发展、创新发展,培育大而强的产业集群,并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专注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强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有效引导调动社会服务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用一系列服务新举措、扶持新政策引导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专精特新企业聚集,有效支持它们缓解经营压力、增强创新动力、激发发展潜力,从而为创新提供丰沃土壤,让“小巨人”能展现大作为。
中小企业体量虽小,却同样蕴藏万钧之力。在“给衣服装上空调”的新闻中,从一个个“小巨人”企业创业创新创造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真切触摸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掌握“一技之长”,引领潮流之先,释放前进动能,从而助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