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金办会”模式、强化政策扶持、深化对接头部机构……2023年,市金融与产业基金发展小组创新开放招商思路,持续深化“招大商、大招商、招好商”,推动泉州基金业蓬勃发展。
为打造基金“引得进、落得下、投得了”完整生态圈,2023年6月,泉州出台全国领先的基金业扶持政策——《泉州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吸引力在全国范围屈指可数,如增设最高1000万元落户奖励、最高1000万元招商奖励、最高2000万元风险补助。
为促进招商工作提质增效,我市还创新“基金办会”招商模式,从2023年4月开始,由市金融局统筹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论坛、路演、考察等一场场基金活动席卷泉州,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投资机构、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与泉州辖内基金及国资、民资投资人洽谈投融资合作。数据统计,2023年全市上下累计举办基金相关活动60场,诚邀317家次知名投资机构来泉探讨发展大计,带动250家次明星企业入泉考察合作,通过基金办会活动招引落地项目66个,拟落地项目29个,正在推进洽谈项目65个。
2023年,泉州在与头部基金机构的对接合作中斩获颇丰。其中,市政府与深创投、招商局资本等6家头部投资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从速形成具体合作方案。市产业基金正在牵头设立深创投红土、招华海丝等11只基金。水务集团、石狮市与东风资管推进设立规模20亿元的新能源基金,惠安县与通用集团推进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
与此同时,泉州市多措并举加强金融干部专业养成,如常态化组织市、县、国企骨干赴厦、深、沪等地学习基金业发展先进经验做法;定期派出产业、招商、经济部门业务骨干及国企经办人员到合作基金管理机构开展3—6个月的“沉浸式”跟班学习。在深化人才交流上,经常性邀请证券监管机构及证券公司、基金等金融干部来泉挂职交流,深入产业一线帮助对接资本合作项目。
□融媒体记者 王树帆
通讯员 蔡思颖 刘桐宁
●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招商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基金体系,吸引总规模约1500亿元的基金集聚泉州。
●全市私募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及管理人已达530家、资金规模1497.9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87.94%、199.35%。
●设立15只政府引导型母基金,资金规模由211亿元跃增至480亿元;在泉设立国资基金44只、总规模273.58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41.38%、32.73%。
招商故事
泉州在高质量基金招引中涌现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招商故事,其中,丰泽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与基金“金凤凰”华福证券的情缘值得称道。
不久前,华福证券旗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泉州远晟基金管理公司落地泉州中央商务区。在对接洽谈阶段,丰泽区金融局等多个部门组团前往上海开展招商考察活动,诚挚向兴业国信公司推介丰泽区的区位、人才和资金优势。丰泽区还开通绿色通道,健全基金类企业设立(迁入)机制,并指定专人负责一站式快速办结机制。
去年11月24日,华福证券另一家全资私募基金子公司——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顺利迁入泉州台商投资区。在招引阶段,台商区财政金融与国资局等多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兴银成长的业务模式、投资策略等方面的信息,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制定极具吸引力的招商政策,通过线上线下反复沟通合作细节,最终吸引了兴银成长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