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南安全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聚焦“招新引优”“招强引缺”“促项目落地”三个招商引资关键点,立足“4+2”现代产业体系特点,构建大招商体系,持续提级营商环境,交出招商亮眼“成绩单”,招商工作连续三季度位列泉州前三。□融媒体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吕长源/文 南安市招商办/图
聚焦运行机制
构建大招商体系
2023年年初,南安着眼大招商、招好商,先行调整招商运行机制,形成全员招商竞争、合作同向发力工作格局。
完善架构——建立1个招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5个招商小组分域招引、8个产业发展小组支撑要素的“1+5+8”工作体系,明晰权责、减少环节,推动招商工作扁平化运作。
活用制度——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全力促进项目落地落实。制定“招商项目引荐奖励”“飞地招商”“鼓励企业入园”等措施,营造全员招商浓厚氛围。
建强队伍——邀请专家和智库专业培训,建立专项比拼、路演晾晒等机制,设立招商专项担当者,营造项目论英雄、用招商比能力的比学赶超氛围,激发干部内生动力。
提级营商环境——开展“轻骑兵”“大篷车”下一线、走基层服务,结合“模拟审批”“帮代办”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企业和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实现项目策划、招商选资、立项供地、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各阶段“保姆式”服务。
聚焦产业链招商
持续强链补链延链
唱好招商引资“重头戏”,南安围绕“4+2”现代产业体系特点,扎实开展靶向招商、链式招商,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工作提质增效。
瞄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南安着手补齐工业设计、赋能平台等缺失环节,策划生成工业设计小镇、五金智慧阀门园、模具阀芯园等补链项目,成功签订南安信立泰五金(阀芯)精工产业园等项目。
开展“聚侨赋能”“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南安一方面组织海内外商会考察团回乡洽谈投资;一方面由南安市领导带队,分赴德国、法国、阿联酋、意大利及港澳地区开展境外招商,前往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开展城市宣传、招商推介。
抢跑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南安把目光投向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芯储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链群,对接中国航天电子、华商厦庚等项目。乘势南翼高新区建设契机,推动南安市科技人才创新中心等高新项目反向落地南安,实现共同发展。
鼓励支持增资扩产。南安陆续出台助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链接新能源产业奖励、推动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零地扩容企业库,实行招商同等待遇,成功签订九牧集团科技卫浴产业园、汉威机械等98个总投资368亿元的增资扩产项目。聚焦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地块,通过招商引资,助企激活“沉睡资产”,落地金座南安城市会客厅、北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针对小微产业园招商难问题,出台“企业入园”鼓励政策,引导园区差异化招商。目前,该市已启动招商的13个园区,签约入驻企业超400家,招商率63.3%。
●2023年,南安市累计正式签约项目230个,计划总投资超1300亿元。
●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
●签约文旅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
●签约港澳台侨(在外泉商)项目52个,总投资超300亿元。
●签约南翼高新区(南安片区)项目57个,计划总投资超380亿元。
●正式合同项目已履约181个,已开工118个。
招商人物志
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进:招商引才顾问的回乡投资路
作为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南安人,京源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进还有另一个身份——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身为招商引才顾问,他积极为家乡产业发展、招商政策、营商环境等建言献策,为南安成功引进多个项目。
以王文进帮助引进的北京首创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在南安投资建设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等系列项目。目前,首创在南安已实现投资10亿元,并带来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新力量——在智慧环保大平台上,企业将发挥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在合作研发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探索建立政企合作研发试点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环保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王文进和自己的企业,也用回归家乡的实际行动,向其他乡贤作出示范。他在南安投资建厂,希望把企业生产、营销中心逐步转移到家乡,“这是我对企业在南安发展信心的体现,更是对产业环境和扶持政策的认可”。
南安市成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川:做好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领头人”
2019年,南安市成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川接手了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的建设运营任务,作为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的“领头人”,从2020年园区建设伊始,王明川就频频率领团队,奔走江苏、浙江、宁夏、山东、江西、河南、上海等省、市,走访园区、企业,“我们多走走、多看看,多借鉴经验,才能让新建设的园区走在前端、建得更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建设当年,首批4幢厂房即交付使用。如今,引进的25家高端铸造、智能装备、成套设备等生产企业,已有21家投产,4家正在设备设计安装或厂房建设,实现园区可建厂房100%招商。
“生产智能化、产品高端化、引领作用强”项目,是园区招商引资的重点。王明川和团队促成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其中,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泉州)中心项目的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现在已投入使用,为全省铸造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汽车航空轻量化总成生产项目即将落地园区,投建10万条履带板项目,填补省内该产品生产空白。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一批批高质量项目投建,园区智能智造水平将得到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