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很多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之后,虽然烧退了,但仍会咳嗽很长时间,家长们对此担心不已。有哪些办法可以缓解孩子的咳嗽症状呢?记者请原泉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蔡碧珊为大家支招。□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咳嗽为何反复发作
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般来说,咳嗽是人体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反射,机体能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以及积聚在呼吸道中的分泌物。
咳嗽是气道防御和清除功能的正常体现,所以出现咳嗽也不用过于惊慌。当然,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如果孩子剧烈咳嗽不止,可以用止咳祛痰的药物进行缓解。
“从中医角度看,咳嗽是外邪伤到肺的一种表现。”蔡碧珊说,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小儿的肺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加上小儿身体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咳嗽更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引发肺部其他疾病。
巧用推拿外治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分支,其以中医辨证为基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通过穴位点按、推拿,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能够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是小儿未病先防、提高免疫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蔡碧珊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常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手法。
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施术者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300次。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
清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掌面。推拿时从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200—300次。功效: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揉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揉,时间1—2分钟。功效:宣肺通气,消痰止咳,可以有效缓解咳嗽。
揉膻中。小儿取仰卧位,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凹陷处。用拇指按揉500—1000次。功效:宽胸理气,生津增液,可缓解胸闷、吐逆、痰喘、咳嗽等症状。
中医手法助排痰
当孩子患上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时,易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蔡碧珊介绍说,想要让孩子快点康复,摆脱咳嗽、咳痰的困扰,需要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尽快排痰。
六岁及以上儿童促进排痰的手法大体有三种:空掌排痰法、分推胸八道法和分推肩胛法。
空掌排痰法。首先五指并拢,微微弯曲,手心呈空心,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扣患儿的背部、脊柱两旁,两侧交替,力度适中,以不引起患儿疼痛为宜。每次持续5到10分钟,每天至少2到3次。
分推胸八道法。八道是指孩子两侧肋间隙,左右各四个,从第一和第二肋间隙到第四和第五肋间隙,从中间向两侧分推,一定要对准肋间隙,不能推到肋骨上。每个肋间隙推10到20次,可以反复2到3遍。
分推肩胛法。让患儿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找到肩胛骨内侧缘,用拇指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到下进行分推,动作轻柔,不引起患儿疼痛为宜,推3—5分钟。
食疗方缓解咳嗽
孩子咳嗽,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困扰。应该给小孩子吃些什么东西,也是家长们头痛的事情,蔡碧珊为大家介绍了几种食疗方。
陈皮生姜汤:适用于咳嗽、痰多、痰白清稀。陈皮有较好的燥湿祛痰的作用,生姜有温肺化痰的作用。
川贝雪梨汤:润肺化痰,适用于温燥少痰的咳嗽。把雪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孩子吃。
白萝卜水: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把白萝卜洗净,切4—5个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孩子喝。
注重平时防护
如果孩子有感冒样症状超过3天不好转,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越来越重,尤其是出现高热不退、咳黄脓痰、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应警惕肺炎的发生,尽快就医,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平时注意预防孩子得感冒,感冒可能会诱发咳嗽的发生。发现孩子手脚冰凉,家长要注意给他们多添一点衣服,以免受凉;如果孩子的颈部或背部冒汗过多,说明需要脱掉一些衣物,这样做可以降低孩子患感冒的风险。平时加强孩子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居住环境方面,保持室内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饮食方面,忌生冷海鲜、肥甘厚腻,适当摄入蔬菜、瓜果,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尽量减少摄入甜品或饮料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注意补充足够水分,不能用果汁完全代替水。
每晚睡前可以泡脚以温经通络:艾叶15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干姜10克,水煎每晚睡前泡脚。肺脾气虚,容易出汗,可以用敛汗贴,每晚睡前贴敷于神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