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10日

泉企“出海” 行稳致远

□黄祖祥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作为泉企“出海”领军代表,安踏集团在近日国家发改委于晋江召开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外宣称,从2007年上市后,通过兼并收购,目前已拥有超过15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海外销售占比超35%,实现全球化品牌运营。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自古就有向海而生的贸易传统,近年来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谱写了丝路双向奔赴合作的生动篇章。当前的新发展格局下,泉州企业选择主动“出海”,努力开拓海外新市场、寻找新增长点。

“出海”的背后,面对的是极致的竞争。“出海”意味着失去“主场”优势,要到陌生的“客场”,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品牌展开正面交锋。相比之下,泉企在技术、标准、品牌宣传、跨国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要从强大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为此,泉企“出海”首要在于“苦练内功”,对标打造世界级品牌,依靠极致的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自己的“杀手锏”,才能有底气、有心气参与到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打下一方天地。比如,九牧30多年只专注做好卫浴一件事,聚焦“核心市场、核心技术”,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全力打造全球智能卫浴及家用机器人研发新高地,迎战智能家用机器人万亿市场。对泉企来说,“出海”是对自身竞争力的一次生死考验,唯有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才能闯出生路。

“出海”的背后,考验的是极致的管理。海外市场千差万别,如果企业只是照搬国内传统经营方式和“成熟经验”,简单地将国内“爆款”直接卖到海外,那么“水土不服”“败走麦城”就不足为奇。泉企要推动“国潮”“优品”出海,关键要深入研究各个国家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在研发产品时加入海外本土化落地的思考。特别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要找好最适合自身的精准定位,龙头企业要依托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管理优势、供应链整合优势,稳步推动海外业务拓展,适当采取收购海外成熟品牌加快“出海”步伐,加速完成国际化的“脱胎换骨”;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借助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找准小切口,打造海外“爆款”,瞄准打造小众领域的“隐形冠军”,努力成长为“微型跨国企业”。同时在“出海”前,还要充分做好风险评估和全面调查,尽量减少“试错成本”,充分注重合作共赢,寻找合作伙伴,借助专业资源,方能稳立潮头。

“出海”的背后,需要的是极致的服务。政企一心、双向奔赴,是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针对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这一热点,泉州企业界人士建议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制定民企“出海”细则,并联同其他部委成立专项工作组,解决民企“出海”遇到的挑战和难题。目前,泉州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难点痛点,正全力推动“国潮泉州”优品出海“1+5”专项行动,以“泉州智造”+“侨商力量”模式,打好“创品牌、优设计、拓渠道、海外仓、设基金”组合拳,为企业“出海”提供“泉州智慧”“泉州方案”。

“客场”之战从来都是大仗、硬仗、苦仗。我们希望泉企在驶向全球化的“星辰大海”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真正做到“走得出去、赚得回来”,助力“国潮泉州”享誉世界、广销全球。

--> 2024-01-10 □黄祖祥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2994.html 1 泉企“出海” 行稳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