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10日

发展中国足球要“循规遵矩”

□林轩鹤

新年伊始,中国足坛有两件事引人注目。

一是央视年度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播出,披露足球领域腐败案细节。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杜兆才、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国家男足原主教练李铁在镜头前忏悔。

另一件事是中国足协公布新赛季职业联赛新政。开放异地转让,开放球队冠名,开放外援出场……一开年,中国足协连发三条通知,对跨协会注册、俱乐部冠名及外援政策进行调整。数条新政瞬间引爆网络。

这一次,中国足协公布新赛季职业联赛的相关政策,迈出的步子可谓不小。据媒体报道,随着“金元足球”退潮,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同寻常的3个赛季后,国内相当一部分足球俱乐部陷入经济困境,这种情况危及国内职业足坛生态。据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统计,从2018至2022赛季,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已有44家俱乐部被取消相应联赛的注册资格,这一数字在国际足坛都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无论是调整外援政策,还是开放球队冠名以及放开俱乐部异地迁移的禁令,三条新政能起到一定稳定军心的作用。

此次足协做出的调整,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认为,现在一些本土球员资源不足的中小俱乐部,可以通过外援补强实力,直接用足6外援注册名额,只要不同时两个人伤停,每场都可以挑选5人出场,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球队战斗力。有人则认为,外援数量的增加虽会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提升关注度和商业价值,但也会进一步挤压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对国内年轻球员成长不利。

三条新政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中国足球要“循规遵矩”。

首先,发展中国足球要“循规”,则要遵循足球规律。中国足球在顶层设计上,总是缺乏持续性、稳定性、长久性,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朝令夕改,来回折腾。以外援出场人数为例,多年前是“出场3名”,目前是“出场4名”,下赛季则允许“出场5名”。还有这次俱乐部冠名新政,对3年前实施的冠名政策作了基本面的转变,在俱乐部保持中性名称的前提下,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从当初强推“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到如今回撤,基本上否定过去的做法。这样来回折腾,对中国足球伤害很大。当然追求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长久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但在关乎足球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上,需要深思熟虑,方能攻坚克难。世界足坛发展变化很快,中国足球绝不能闭门造车。足球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出牌,不重视青训工作,将难改中国足球青黄不接的尴尬。

其次,发展中国足球要“遵矩”,则要遵守法律法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本就不健全的体系被腐败等问题毁得体无完肤。发展中国足球,要从源头全面守住防线,打假、扫赌、反腐,全面出击,杜绝腐败。相关部门介入职业联赛应该长期化、制度化,让足球从业人员头上永远悬着一把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必须敢于出示“红牌”。不管有多少阻力,都要勇于直捣黄龙,坚决打击弄虚作假、暗箱操作、行贿受贿、幕后交易等各种违法行为。重点针对教练员选聘、运动员选拔、裁判培养与选聘、市场开发、赞助费广告费收益分配等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强监督防范,将腐败“踢”出足坛。

2024年已经到来,中国男足也将踏上卡塔尔亚洲杯的征程,人们盼望他们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时下,中国足球还远未脱离低谷期,但要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人们期待中国足球重新崛起。

--> 2024-01-10 □林轩鹤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2995.html 1 发展中国足球要“循规遵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