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家乡二十里的这座山草木丰茂,涧水奔突。沿溪行,幽篁丛生,溪床隐匿,唯闻水流喧哗不止。秋冬之际,野桂盛放,香气袭人,为饲蜂宝地,然远离村庄,不便管理,蜂佬思量数载竟未能如愿。
某日,蜂佬遇村民于此开荒植果,遂与之搭讪,无意聊及欲于此地饲蜂,对方竟欣然允诺。蜂佬闻言,感激不尽。逾数日,遂移蜂百担,筑房一间,为蜂场休憩之所。
一日午间,蜂佬致电称,当晚欲往山中摇蜜,问愿同行否?我当即回曰,甚妙。
是日傍晚,蜂佬备空桶数只、摇蜜机一台、防蜂服两套,驱车直往。
蜂场位于山坳路旁,唯瓦舍一间。室内一床、一凳、一条被褥、若干蜂具而已。
晚七时许,月已从山巅浮出。夜色朦胧,景致朦胧。灌木高低错落,背光处形如黑影。银光穿隙而过洒落草丛,鸟鸣山幽,涧水哗然,身临其境,与外界恍如隔世。
空中暗香浮动。
蜂佬问,闻得何香?答曰,花香。复追问,何种花香?又答,桂花。其复曰,乃野桂花香。
蜂佬折枝野桂教我分辨,见花白朵大,闻之香沁心脾。因其隐匿树丛,平时难觅真容,乃一味珍贵药材。惜花期突遇暴雨,落花满地,蜜自然较往年少。蜂佬称,此时嗡嗡作响为蜜蜂酝蜜。其白昼采蜜置于囊,夜间振翅将其浓缩甩干,花香便从蜂箱往外逸出。
此时,蜂场四周花香弥漫。
蜂佬夫妇全身防蜂装束,头顶矿灯作业。蜂佬轻揭蜂箱盖,移开内盖,双手抽出蜂脾,轻轻弹落蜜蜂于箱内,再将蜜脾转递其妻李氏。李氏接过蜜脾,以割刀将封盖切开,持蜜脾置于摇蜜机左右各一,李氏摇数圈手把,离心机旋转中将蜜甩出,复抽出蜜脾,递交蜂佬将其复位。摇蜜过程虽简单,然往复上千次,费时耗体力不在话下。
询及缘何择夜间摇蜜,蜂佬解释道,蜜蜂具危机意识,如白昼作业,群蜂见人欲夺其粮,将拼命吮蜜以自保。一旦蜂脾外露,易引发夺蜜大战,各箱蜂相互攻击,伤亡惨重。
待月悬中天,月华皎洁,光披四野,沐浴银光之下,顿觉清凉无比,心澈澄明。夜深露重,宛若细雨飘落。远山起伏,轮廓依稀可见,近处树影斑驳,黑白影映分明。山谷里,涧水奔流之声越发清亮。偶有虫鸣寥寥,月下空山尤显凄清静寂。
蜂佬几度催我休息,我却全无睡意,独自回车后座躺着。雾从前车窗飘进,此刻,我心如止水,又似明月空山。
不知何时入睡,一夜无梦。
凌晨四时,月影穿窗将我惊醒,隐约有话音传来。至此,蜂佬夫妇已劳作十小时。心想,人易见他人成功,独难见他人付出。然无论于何人者,成功皆非易事,其艰辛劳作令我心生敬意。朱子曾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今能体悟者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