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高慧子)市人大代表林少槐提出,在面对全市性的大面积自然灾害时,仅靠政府的应急救援力量是远远不足的,一些受灾民众在家面对停水停电停气和粮食短缺的困境时,除了自救和邻里互助外,更多的是需要来自社会和基层的民间应急救援力量,以补充政府专业应急救急力量的投射短板。
为此,林少槐提出建议:构建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制定民间救援组织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统筹协调培训、演练、参与应急救援和应急知识宣传等方面工作;坚持常态防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由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加强灾害预报体系建设和应对各类灾害技能培训,不定期进行防灾、救灾演练;通过吸收退伍军人、退休警察、民兵、医生、消防、户外爱好者团体和组织等人员,组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专业性应急救援能力的非专职民间救援组织;成立应急救援基金会,向社会募捐资金,资助应急救援公益性支出;在村、社区成立应急救援站,发展一批热心村民、企业,引导其配备一定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引导逐步职业化,给予救援设备一定的优惠和补贴,建立应急救援人员积分奖励制度,定期对所有安全防护装备进行严格检查,为所有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大力宣传民间救援组织的优秀事迹,引导民间救援组织强化品牌意识,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