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12日

泉州人的“新戏路”

“戏窝子”迎来不少新朋友,《天鹅湖》《剧院魅影》《红楼梦》《雷雨》等新剧受到泉州戏迷剧迷的青睐,并推动本土创新剧目涌现

话剧《断金》吸引剧迷观看

“流动的时光—龚琳娜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

《红楼梦》演出当晚,观众早早来到剧院。

“新戏”上座率高

2024年,还有不少“好戏”上演。

从追传统戏剧,到追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长在“戏窝子”里的泉州人是自带“看戏基因”的。近两年,在泉州上演的文艺精品演出品类越来越丰富,《天鹅湖》《剧院魅影》《红楼梦》《雷雨》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精彩演出纷纷来到泉州。它们不是新事物,但在泉州的演出市场上还算“新潮”,被“爱看戏”的泉州人所喜爱。 □融媒体记者 李菁 庄建平 通讯员 龚书韶 文/图

“新戏”进泉

去年超80场上演

小戴从事设计行业,从大学起就对话剧、舞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为了看剧,她跑过了不少城市。去年4月,她得知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将在9月来泉演出,当时就和朋友约好在6月时一起抢票。在资深剧迷小戴的心中,这版《红楼梦》是不能错过的经典之作。自创排以来,该民族舞剧已经上演超过100场,两年里走过了19个城市、22个剧院,迎接了近17万名观众,并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要来的消息很快传开,开票即售罄。“这一次,和我们竞争的不只是本地市民,还有不少外地的剧迷加入了抢票大军。如果是在三四年前,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能够吸引到外地的观众,证明我们的演出市场不再是只有传统剧目,有越来越多的剧种来到泉州,并且热度不断上升。”虽然没有抢到票,但小戴还是为泉州文艺演出市场的成长而开心,这意味着她能够看到更多更棒的精品演出。

过去的一年,小戴在泉州看的5场演出包括了话剧、歌剧、舞剧、悬疑剧,其中有些剧让她很有“二刷”的冲动。“这两年,泉州都有好剧上演,今年除了《红楼梦》,还有《断金》《剧院魅影》《黄河》等。平时,我会关注各剧院的演出预告,做好抢票的准备。”她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泉州大剧院共上演141场精品演出。在这141场演出中,除了传统戏曲类演出,还引进了话剧、舞剧、相声、儿童剧、脱口秀、杂技、音乐剧等共计84场。其中,儿童剧有12场,受到广大亲子家庭欢迎。数据显示,观众并不“挑食”,话剧与舞蹈类节目的喜好受众群体基数相当,音乐剧与歌剧的喜好受众群体基数相当。

“我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很多条剧评,吸引了一些阅读和点赞,相信在泉州会有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小戴说。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发布,2021年,泉州位列全国地级城市演出场次、票房收入综合排序前十。那一年,泉州市民欣赏到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话剧《人世间》等多个重磅演出项目。

精品增加

多场演出一票难求

对《红楼梦》有“执念”的市民不止小戴。“80后”市民小优从小就是《红楼梦》的书迷,手速够快的她抢到了门票。“太震撼了!《省亲》那一段直接把我给看哭了!之前没有看过舞剧,第一次感受到它的魅力,就像我也走进了书里,成为大观园里的一员。”小优说,这场“看剧初体验”让她感受到了舞台表演的魅力。

过去一年,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领衔主演的话剧《断金》、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张继钢导演的舞蹈史诗《黄河》、中文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等重磅演出成为最受泉州市民欢迎的演出。其中,《剧院魅影》连演7场,创下泉州音乐剧市场纪录;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开票即售罄,泉州大剧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更是创下了超过1.8万的阅读量,这样的阅读量在此前并不常见。

去年7月,已在全球187个城市上演,观众超1.6亿人次,并获得超过70个戏剧奖项的《剧院魅影》在泉州上演。耀眼的水晶灯,逼真的古典喷泉、雕花大门、天使雕像,280多支蜡烛,230余套仿欧洲宫廷剧院的华美戏服,16人组成的大型管弦及键盘乐队现场演奏……在近3个小时的演出中,几乎每5分钟就要更换一次布景,让现场观众体验到极致的观演效果。“《剧院魅影》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上演是2004年,演出地是上海。19年后,我终于在家乡泉州看到了。看完的隔天,演出的精彩画面还在脑海里跑,真是回味无穷。”市民小林说。

近几年,一大批比肩一线城市主流剧场的精品演出落地泉州,经典舞剧、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音乐剧、歌剧、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多种类型的演出亮相。濮存昕、郑小瑛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参演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田沁鑫执导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明星版话剧《四世同堂》,杨丽萍导演的大型舞剧《平潭映象》,中国话剧巅峰巨作陕西人艺封箱之作《白鹿原》,陈佩斯、杨立新的力作——经典年代喜剧《戏台》等轮番上演,深受市民欢迎,不少演出一票难求。

上座率80%

“90后”女性成主力观众

这两年,小戴发现朋友圈里“晒票”的人变多了,尤其是女生,从刚步入职场的“00后”,到拖家带口看演出的“70后”和“80后”都有。

“以前,仔细看大家‘晒’的票,大多是厦门和福州场,还有人跑到杭州去,偶尔也能看到去北京和上海看演出的。这两年,经常能刷到‘本地票’,有看话剧的、歌剧的、舞剧的、音乐剧的,演出的种类很丰富。大部分发出‘晒票’朋友圈的朋友,是为了纪念‘第一次’。在这之前,他们没有看过这样的演出。”小戴同样也为看一场演出而出过省,但受到时间和出行费用等方面的限制,她每年最多只能看个两三场。如今,像她一样的剧迷们能够在家门口看到种类更丰富的精品文艺演出。

“我们剧院平均每场上座率在80%左右。四年来,剧院已经迎来了30万观众,其中‘90后’年轻女性是主力,以从事广告、传媒、文化、体育等行业为主。她们每年到剧院购票看演出的频率在5次以上。”泉州大剧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短短四年间,泉州人对引进各类文艺演出已经从陌生到熟悉,演出上座率也稳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昭君》、中文版《剧院魅影》、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等,吸引了大批外地的剧迷。

在泉州大剧院里,有一个1442座的歌剧厅和一个492座的音乐厅,可以容纳上千名观众。近几年,除了一些泉州的传统剧目,还有大型歌剧、音乐剧、舞蹈、话剧、音乐会等演出。更多更丰富的各类演出来到泉州,为剧院收获不少“新粉”。“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剧院魅影》是音乐剧的启蒙。我第一次接触《剧院魅影》是在高中的英语课堂上,当时单纯地觉得这种表演形式很厉害,但离生活很远。没想到有一天,我能看到现场版。”从事教育行业的市民林小姐表示,在去年6月观看《剧院魅影》之前,她只陪孩子看过儿童剧,并没有自己正儿八经地看过一场剧,“现场观看和隔着电视屏幕看是完全不同的,很震撼,真实地感受到了音乐剧的魅力。最近几个月,我会时不时看一看剧院的公众号,看看有没有自己想看的演出。”

把市民李先生带“入坑”的是他的孩子。“前两年,我跟风给孩子买了好几场儿童剧的门票。带着孩子看了两场以后,觉得看现场演出挺有意思的。虽然我已经快40岁了,但这种演出形式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因为没有太多的音乐细胞,所以我更喜欢话剧和脱口秀。”

“小时候搬着椅子去看戏,长大后到处抢票去看剧。以前,我们看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听南音,现在我们有了更多选择。有些剧迷对泉州大剧院已经很熟悉了,他们了解每个座位的优缺点,能够在自己可接受的票价范围抢到最佳观赏座。”在林小姐看来,泉州人是有“看戏基因”的。

融合创新

本土剧目走出泉州

“这两年,泉州引进了越来越多不同形式的精品演出,市民很快接受并喜欢上了。艺术对城市文明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中的城市需要艺术氛围,市民们需要美的享受。通过一场场视听盛宴,市民的审美、鉴美能力得到了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魅力也得到了提升。”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晓丽说。

叶晓丽介绍,泉州不仅在引进新剧种时铆足了劲,本土的创新和输出同样下足了功夫。“泉州也有自己的歌剧和舞剧,还有创新的南音剧和戏曲舞蹈。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泉州人创作的‘新潮剧目’走向了全国,走出了国门。”

早在1999年,泉州歌剧舞团就推出了史诗性大型歌剧《素馨花》。该剧将西洋大歌剧的创作手法和闽南民间音乐精华进行融合,讲述了元世祖时期波斯女奴赛玉妲与晋安号水手唐海生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泉州曾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景象。2011年,闽南民间婚俗歌舞《古厝娶亲》上演,向全世界观众展示,融入了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闽南元素的歌舞还登上了央视首届世界华侨春节晚会,向全世界展现泉州。2010年,泉州歌舞剧团和永春县文化馆联合打造交响诗剧《乡愁》,余光中亲笔题了剧名并返乡观看演出,该剧还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展演……

提到泉州的创新剧,就不得不提首部南音剧《凤求凰》。该剧由泉州师范学院出品创作,于2015年亮相,讲述了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凤求凰》80分钟的演出中,加入了灯光、舞美等元素,让千年古乐南音有了剧情,让‘门外汉’也能看得懂、品得透,这是一次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融合的创新。2022年,泉州南音传承中心打造精品南音剧《阔阔真》,并在编舞上进行了突破,将舞蹈放到南音中,让剧情内容有所提升。”叶晓丽说,泉州是一座传统又时尚的城市,包容的特性能够让新引进剧种很快被接受和喜爱,也让精品演出的创作有了更多可能。

记者了解到,本土高校一直在为泉州文艺精品演出的“产出”添砖加瓦。“我们一直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方面进行探索,希望泉州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海内外更多的观众。比如,2008年编排的《姑嫂看戏》,将舞蹈运用在了高甲戏的丑角中,并在福建省音乐舞蹈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第十九届艺术节中斩获佳绩;2014年,以惠安女的银腰带贯穿始终的闽南舞蹈赴法国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一日’系列活动演出;《悬丝指语》将提线木偶戏的动作元素和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转化为地域文化鲜明的戏曲舞蹈,成为福建省唯一入围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的专业组舞蹈作品,并获得了专业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除了在舞蹈、剧目上有创新,泉州也努力产出优秀的本土音乐会。在辞旧迎新之际,泉州大剧院和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精心编排的音乐盛宴,歌剧、乐器演奏等节目轮番上演。

“潮剧”拉近

市民盼特色“小剧场”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泉州市2024年新年交响音乐会奏响了古城新声。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交响乐团、泉州大剧院一同携手,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孙砾,为泉州市民献上了一个难忘的音乐之夜,也为泉州新年的新“戏路”开了个好头。

新的一年,泉州好剧连台。记者从泉州大剧院了解到,2024年,市民有望欣赏到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赖声川导演的作品《暗恋桃花源》专属版、《青匆乐享音乐会—三套车乐队专场泉州站》、杨丽萍主创舞剧《孔雀》、舞剧《李白》、戏台三部曲之《惊梦》、音乐剧《雄狮少年》等多场文艺精品演出。

“新潮剧”和泉州市民的距离也正进一步拉近。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已有少儿音乐剧课程,课程的学员中有不少是儿童剧的剧迷。从观众到演员,身份的转变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接触音乐剧,为泉州培养少儿音乐剧人才,将更多优秀的音乐剧带给泉州观众,进一步推广普及音乐剧艺术。

在剧迷的眼中,未来的泉州还有更多可挖掘的演出空间。“在泉州街头能听南音、看木偶戏,偶遇民俗节目快闪,梨园戏也曾经在街上进行沉浸式演出,那能不能也给‘新潮剧’一些可发挥的地方?在国内一线城市,小剧场和新空间演出很热。小剧场的位置可以只有几十个,让演员离观众更近,让泉州市民和游客能沉浸式看演出。”一位受访者如此表示。

文艺精品在泉州常态化上演,也为泉州“引流”。去年6月,泉州文化艺术发展主题沙龙在泉州大剧院举办。记者从该活动上获悉,我市将探索打造集院线文化艺术资源和泉州本土文旅资源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新IP,深度结合文艺作品与本土资源,不断扩大“泉州”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泉州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和文化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

“引进精品演出也是泉州向世界展现深厚文化底蕴的好机会。越来越多的演出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进泉州,看见泉州,了解泉州,他们会把泉州的故事带回他们的家乡,让更多人认识泉州,将泉州当成旅游目的地。”叶晓丽说。

--> 2024-01-12 “戏窝子”迎来不少新朋友,《天鹅湖》《剧院魅影》《红楼梦》《雷雨》等新剧受到泉州戏迷剧迷的青睐,并推动本土创新剧目涌现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3255.html 1 泉州人的“新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