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多家险企在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积极创新,通过打造自身特色产品,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服务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成长
近年来,险企全力发挥资金融通等功能,不断深化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体系,为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介绍称,中国人保积极跟进现代化产业主体风险管理和保障需求,服务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落地见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前11月,累计为90余万家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风险保障金额超900万亿元。
既要参与风险保障,又要关注项目投资。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人寿保险资金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并落地一批特色项目,如其资产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国人寿-电子混改1号股权投资计划”顺利完成募资发行等。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社会风险分散重要机制,中再集团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据中再集团旗下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介绍,中再产险与客户公司协作签订国内首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专项合约”,创新推动保险业服务相关中小企业和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此外,中再产险还常年支持国产卫星等项目建设,累计提供再保险风险保障1000亿元。
中国信保发布数据显示,在科技金融方面,公司加大对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2023年1至11月,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等7条产业链出口金额合计3328.6亿美元。
推广绿色供给 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绿色保险供给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保障范围不断增加,围绕“双碳”目标,险企绿色保险业务近年来同样得到快速发展。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中国人寿发布数据显示,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人寿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600亿元。公司创新推出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农业碳汇保险、森林碳汇保险等五大生态系统碳汇产品,实现生态系统碳汇保障有效覆盖。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为绿色产业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85万亿元,为超2500家企业提供环境责任风险保障。
据了解,中国人保同样创新推广绿色保险产品供给,助力现代产业绿色升级。2023年前11月,中国人保完成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险等30款“双碳”产品开发,法人口径“双碳”保险产品提供保险保障金额4715亿元,保费增速10.4%。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信保也有实践。据介绍,2023年,中国信保优化绿色业务承保政策,出台新能源支持举措,在新能源等领域累计承保金额近390亿美元。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