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关系胜势,开局关系全局。开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开门红”“开门稳”工作方案,在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加大项目招引、深挖潜力促消费、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出实招好招,吹响新一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冲锋号,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信心和确定性,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各地不约而同抢抓“开门红”的背后,体现的是只争朝夕的急切心情和奋勇争先的满满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
信心来自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基础深厚、有韧劲、有活力的实体经济,始终是泉州的“传家宝”“压舱石”。
信心来自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是确定性的重要来源。最近刚闭幕的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坚定信心拼经济,今年泉州将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增强市场信心、企业信心、社会信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开门红”就是强信心、强预期。作为经济运行中的最活跃因子,泉州企业家们敏锐洞察感受到政策与市场的正向反馈后,将用“真金白银”加大有效投资,推动形成生产稳步回升、需求恢复向好、发展活力提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当前,泉州各地各部门奋战“开门红”,正是对“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深刻领悟和精准实践,通过周密复盘、精心布局打响“开门红”,才能把起势转化为定势、胜势,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奋战“开门红”,要“项目为王”。项目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今天的项目是明天的增量。今年泉州大力开展“项目创优年”活动,既比进度、比投资、比形象,也重产出、重效益、重品质。全市各地各部门应当始终牢记“项目为王”的硬道理,以项目论英雄、以实绩见高低,向低效要空间、向存量要增量,用路线图思维抓项目策划,主动出击、靶向招引好项目,比拼落地率、到资率、开工率,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推动各项工作早出成果、多见成效、全面起势。
奋战“开门红”,烧旺“烟火气”。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这需要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找准政策发力点,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精准加大消费补贴力度,挖掘创造各类消费场景,培育消费新热点,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与居民消费信心,推动消费全面复苏,让泉州的“烟火气”越烧越旺、越传越香。
奋战“开门红”,放开手脚干。一流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泉州正全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必须配套建设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既要旗帜鲜明把想干坏事的人手脚捆住,又要让勇于担当的人放开手脚,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环境,坚决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要“开门红”,更要“全年红”“全民红”。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泉州在起好步、开好局基础上,更要持续高强度加速跑,以更大能力、更强信心、更足底气,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同时,还要把这份“红”体现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从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办好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安全底线,让全体市民共享“红红火火”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