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26日

做好世遗城市传承保护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日前来泉参加“何以泉州”文化沙龙。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它主要是在外界的推动下形成的。比如我们看泉州,海交馆里很多证据,证明当时中国的门、泉州的门是打开的,但是开放了没有?我们到现在为止找得到这样的例子吗?泉州人、福建人到了阿拉伯,到了波斯,到了欧洲没有?宋元有关泉州开放的三件史料里面,《云麓漫抄》和《诸蕃志》的作者从来没有离开过宋朝,是根据外来内容由他们记录的,只有汪大渊是自己出去的,但他说得很清楚,是搭乘外国的商船。比较主动的阶段,一个就是宋朝,比如宋朝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但从法律上讲,宋朝开放的贸易主要还是沿海,而不是对外。当时法律明确规定海上的贸易不能包括日本、朝鲜,更不能包括北方的契丹辽国。最开放的时代是元朝,元朝不仅开放了对外贸易,而且地方政府还可以用今天的贷款形式支持外贸。因此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怎么会衰落呢?首先是阿拉伯本身航海的衰落,进入大航海时代主要是欧洲的这几个国家,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英国,同时从明朝开始,政府加强对国民的控制,曾经实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

今天和未来,泉州又一次非常幸运。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抵达泉州进行考察,确认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但泉州更早的机遇,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使我们不仅在实际上跟世界重新联系起来,而且从政府到民众的观念都有了重大的改变。泉州最新的机遇,当然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推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加强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

2021年7月,泉州市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对泉州上下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怎样真正把这些遗产看成泉州人、中国人甚至整个人类不可再生、不可重复的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应将“不自觉”转为“自觉”,坚持“保护第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怎么活化、怎么利用。

同时,泉州的文化要走出去,固然要坚定文化自信,但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要了解世界,要诚心诚意地欣赏、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讲的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

□本期执行:融媒体记者 谢伟端

--> 2024-01-26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5872.html 1 做好世遗城市传承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