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全国首场寒潮影响,近日我市持续低温,16个乡镇迎来冬天的第一场雪,纷纷开启“速冻模式”。连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部署之下,我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以“动”制“冻”,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用行动筑牢“温暖”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寒潮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寒潮,本社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安排记者奔赴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及时了解各地的防御措施及受灾情况,并将难得一遇的雪景分享给广大读者。报纸、网站、客户端积极联动,不间断发布,让市民及时关注和了解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加强防灾避灾意识。全方位的报道彰显了市委机关报的责任担当与百姓情怀,引导全社会共筑“温暖”防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从容不迫、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寒潮来临前夕,市减灾办组织各地气象、交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部门开展联合会商,市政府督查室全程参与指导。我市农业、电力等相关部门赴重点县、重点乡镇开展指导服务,市安委会13个督导组下沉开展督导检查……实践证明,要把应对寒潮的工作做在前头,既需精准的气象预警,离不开气象部门全天候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为主动防御提供有力科学保障,更需要气象、农业、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才能形成合力,层层压实责任,应对突发情况。
防范极端天气,还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针对容易受到影响的农业、交通、电力供应等领域,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4个防灾减灾专家工作组,分别深入各县(市、区)指导种植业、畜牧业做好防范工作。海事部门则强化与港口、引航、码头调度等单位协调联动,强化辖区交通运输船舶“全过程”动态监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让重点领域得以有序应对寒潮。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低温天气下,保障交通路网、电网安全通畅是重中之重。正因如此,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力量前往南安、永春、德化等重点县(市)进行检查指导,重点关注道路结冰、运输安全管控、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同时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通行疏导。为保障群众用电需求,电力部门也严阵以待,应用无人机辅助除冰、采取科技化手段对高寒山区易覆冰线路加强观测……当下,气温正缓慢上升,但面对冬季仍可能不时发生的极端天气,还需相关部门从此次寒潮应对中总结经验,保持及时预警、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以确保交通、电网的正常运行。
做好应对寒潮工作,必须兜牢民生底线。“民生连着民心”,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关心关注特殊人群,用关爱为他们化解困难,送去温暖和力量。市民政局印发通知,部署对困难群众摸底排查,积极协调应急部门开放避灾点,并送上防寒被褥及过冬礼包。还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密街面巡查次数,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种种举措无疑为特殊群体及时送去关怀与温暖。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寒潮虽然冷酷,但寒冷之下有人间温暖,这股暖流来自各相关部门不麻痹、不懈怠、不放松,来自全社会迅速行动、全力以赴保暖保供保畅。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无疑是一张民生考卷,面对这一场“大考”,我市各相关部门应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共同分担,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做好民生实事,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寒潮中交出一份“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