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26日

防范风险 关注“校外培训家长端”

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不应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君琳 通讯员曾玲)寒假是孩子们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家长应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理性选择、适度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及时下载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以便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为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教育部推出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学生家长可通过该APP选择合法正规的培训机构,实现选课、购课、退费的服务,从而保障资金安全,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风险隐患,确保交费安全、退费方便、投诉举报渠道畅通。需要注意的是,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不应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要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切勿将培训费用直接转入机构预收费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缴费完成后及时索取与机构名称相一致的税务发票,且发票内容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切实避免“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风险。

学生家长们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买课程,将自动签订规范的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明晰双方权利义务,明确退费办法。缴费后请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学生家长们在线下核查培训机构资质、缴纳培训费用时,务必仔细甄别、眼见为实,切勿轻易听信工作人员的口头宣传、虚假广告等。注意选择证照齐全(《办学许可证》或《审批意见书》及《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并且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证照、培训内容、师资信息、收费项目及标准、退费程序及标准、举报电话等内容的校外培训机构。不要选择隐匿在酒店、咖啡厅、居民楼等场所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不要参加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的变相违规培训活动。

对未经审批的非法经营机构,难以有效监管,安全环境、教师资质、资金监管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对家长和学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 2024-01-26 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不应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5983.html 1 防范风险 关注“校外培训家长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