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26日

整合资源聚合力 打造矛盾“终结站”

“1+2+29+N”激活南安官桥基层治理新气象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是如今南安市官桥镇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2022年以来,该镇累计调解成功各类民事纠纷1372件,均实现案结事了,基层治理“治”出了和美新气象。

官桥镇基层治理质效双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功不可没。紧扣“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要求,官桥镇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扎实开展“1个中心统一调度、2个网络数智支撑、29个村居集群作战、N个单元协作互补”的“1+2+29+N”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创新打造“一站式”镇级综治中心,整合各类基层社会治理资源,融汇“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融媒体记者 李艺深 通讯员 洪文趁

创新体制机制 “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

为有力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效,官桥镇党委秉承“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干群参与”的构建理念,牵头整合相关镇直职能部门,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整合资源入驻。依托就业大楼建设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实行办事服务大厅前端集中办公、调度指挥室后端信息化流转。综合执法、综治审核、劳动保障、信访接待等7个常驻部门受理窗口分类而设,劳动争议调解室、联合调解分中心、人大代表调解室、妇联调解室、政协委员调解室等12个专业调解室分层而置,在前端“集中受理、集约管理、集成服务”,推动矛盾纠纷、群众诉求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后端则依托南安市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融合视频会议系统、南安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官桥镇智慧城管系统等信息应用体系,监督网格员做好信息采集报送,对相关事件进行逐级平台流转,对上联动接入市级以上作战指挥平台,对下精准穿透29个村居单元,确保指挥指令精准落地、高效执行。

“单兵作战”变“集团作战”,更需强效机制来提升协同作战的能力。对上级中心交办、平台门户推送、直接窗口受理等事项,实行“首办责任制”,进行跟踪督办、闭环管理,实现限定办理、限时办理。对于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等事项,建立闭环处置机制,按村、镇、市逐级流转,形成村级“微闭环”、镇级“小闭环”、市级“大闭环”的运行解决模式,努力将各类问题隐患、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一线。

此外,建立每周、每季度、定期议事会商的机制,任务分级、分类转办的重点调度机制等,官桥镇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在不断健全,推动“一站式”社会矛盾调解步入“快车道”。

探索多元共治 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

组建由镇政府法律顾问、村级法律顾问组成的10人调解业务法律顾问团队;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乡贤、宗亲等群防群治力量。

整合优化综合治理领域各类资源,官桥镇推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健全服务体系、畅通服务渠道、打通服务难点,不断提升“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能力,多元共治的格局加速形成。

搭建“全方位”调解服务体系。综治中心以29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单元,以行业性、专业性、社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建立“2+N”联合调解网络体系,拓展矛盾纠纷排查面,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率。

打通“无梗阻”调解服务渠道。由综治中心与村级调委会、法庭、公安、信访、镇直相关单位等部门协同配合,建立上下对接、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行调对接等调解“五对接”机制,调解不成、梗阻不断的案件有了全新的调解渠道。

紧盯“群体性”调解服务难点。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在哪里,调解室就设在哪里,成立官桥中心镇区更新保护提升项目调解室。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至村(社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等,在摸排中发现矛盾,在调处中解决矛盾,简单纠纷当场化解、一般纠纷当天化解、疑难纠纷联合化解。

共建共治,久久为功。官桥镇更看重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的长效建设,不断以传统文化滋润多元共治的土壤,内厝社区调解文化小广场、塘上村“四知”文化公园、蔡氏古民居内的“家风家训”馆等,构建起“官桥镇调解文化宣传阵地”,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的重要“法宝”。

--> 2024-01-26 “1+2+29+N”激活南安官桥基层治理新气象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6060.html 1 整合资源聚合力 打造矛盾“终结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