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小陈身高约165厘米,体重80多公斤。从去年开始,他的脚后跟出现疼痛,起初以为是走路走多了,可后来就算不走路,照样疼,还越疼越厉害,敷药等治疗也收效甚微。长期疼痛让他的父母意识到不对劲,便于近日带他来到泉州市正骨医院足踝外科就诊。
该院李艺彬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问诊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判断,小陈脚后跟疼痛,是因痛风石沉积引发的。
十几岁的少年怎么就长痛风石了?小陈的父母实在无法理解。李艺彬医生再三询问后,终于查明白小陈平时几乎不喝白开水,几年来一直把可乐这类碳酸饮料当水喝。
李医生一听就敏锐地意识到,就是这个坏习惯让小陈体内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尿酸结晶沉积在双足跟形成痛风石,继发炎症,导致双侧后跟疼痛。
经与患者及家属商量,李医生最终决定采用微创手术对小陈的病症进行治疗,通过微创关节镜下双足跟痛风石清理手术,帮助小陈清理出了不少痛风石。
谁知在术后6周复查时,医生再次发现小陈的血尿酸数值亮起了红灯,竟飙升至808umol/L!
对此,李艺彬严肃地和小陈父母反复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术后脚后跟不疼了,就放松了警惕。术后还需要通过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尿酸水平,才能防止病情复发。
血尿酸升高或者已经出现痛风的患者,都应当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李艺彬医生对于饮食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嘌呤是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闽南人尤其喜欢高汤,高汤里嘌呤的含量通常都比较高,痛风患者应少食用这类高汤。肉类食物应先煮一遍,捞出后再进一步烹调。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以及低GI(血糖生成指数)谷类食物。
经常性食用新鲜蔬菜是对缓解痛风有重要作用。水果因富含钾元素及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
痛风患者应限制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未成年人禁止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则应禁酒。
患者还应保证充足饮水,每日至少饮水2000毫升,不要饮用碳酸饮料、奶茶、果汁饮料等含果糖的饮料。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