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老中医王智明说,有些常见食物,也能治病,厨房里就藏着四种中药。
姜:生姜属于比较常见的调味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呕吐等症状有不错疗效。如果可以确定呕吐不是因为暴饮暴食或误食毒物、药品等原因引起的,那么这时就可以大胆地把生姜拿出来了。可用生姜片(约10—50克)加凉水,煮沸十几分钟,待温度适合口服时,趁热喝下。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嚼服生姜片。
葱白: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将适量葱白与生姜、红糖一同熬煮,或将葱白与淡豆豉10克一同煎煮,趁热服下,都可以缓解风寒感冒。将葱白捣烂,外敷脐部,然后再进行温熨,可以治疗阴寒腹痛及寒凝气阻、膀胱气化不行的小便不通。葱白外敷还能散结通络下乳,治疗乳汁瘀滞不下,乳房胀痛。葱白兼有解毒散结的功效,可以治疗疮痈肿毒。
胡椒粉: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记载:“胡椒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中医认为,胡椒味辛、性温,入胃、大肠经,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主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腹泻、冷痢,又可解食物中毒。若遇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可以在炖肉的时候加入人参、白术,再放点白胡椒调味,除了散寒以外,还能起到温补脾胃的作用。
萝卜:萝卜具有化痰、消积滞、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的效用。生萝卜性味偏于寒凉,有明显的辛辣味,辛味发散,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血止痢的效用,因此,对于平时胃动力不足,容易食积、口干、便秘的人群,生萝卜对其有一定帮助。萝卜煮熟后,性味偏于温和,尤其是以炖煮的方法煮得软烂后,以甘平清补为主,因此有人说秋冬吃萝卜能润肺补气,再加上萝卜外观像人参,故萝卜在民间还有“小人参”的叫法。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