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假期是孩子自主学习、休整的大好时光。如何帮孩子规划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我市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为孩子们的寒假生活规划“划重点”。□融媒体记者 陈森森
假期巧规划:
目标明确 符合实际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感触,孩子一放假,作息就容易不规律。对于这种现象,城东中学政教处副主任黄凯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一日生活作息表,让孩子认识到假期规划的重要性。每个假期的规律作息,对个人的身心发展、习惯养成,特别是自控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寒假规划有两个原则,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符合实际。”黄凯认为,做寒假规划,不是为了让孩子每天都很忙,而是要确定寒假想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定好具体目标,督促孩子做到学习、午休、体育锻炼、家务劳动、阅读、游戏、放松、亲子活动、特长发展时间安排合理而有规律。在给孩子提供学习建议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现状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成绩还不大理想的孩子,应以复习巩固为主;成绩优异的孩子应以预习拓展为主。不随意增加学习要求和内容,理性对待学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除了帮助孩子做好寒假学习生活的规划外,家长还可以适当增加亲子陪伴时光。寒假是家长陪伴孩子和其他家人团圆共庆新春的难得时光,是建设和重塑亲子关系的绝佳时机。假期,一家人一起,开几次茶话会,聊聊每人一年中记忆最深的事儿、最感动的事儿、最自豪的事儿、最遗憾的事儿、新的一年最渴望的事儿、最想对彼此说的感恩的话;还可以说说对孩子一年来最满意最欣赏的行为或表现,感谢孩子一年来对家庭做出的贡献,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这个家中是多么重要。这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而能完整认识生命的内涵,让孩子的生命获得爱、尊重、信任、友善、希望、关怀和亲情的滋养,焕发生命成长的动力。
养成好习惯:
充实自我 兼顾休息
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且充实的寒假?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蔡泳龙建议同学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寒假计划。在规划寒假生活时需要兼顾休息和充实自我两个方面,要合理分配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学习好习惯,保持生活规律,同时可以培养兴趣特长,用实际行动关爱家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注重自我心理调适等,秉承“张弛有度”的原则来规划假期生活。
“寒假是同学们养成学习好习惯的宝贵时间。”蔡泳龙表示,同学们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巩固所学知识,包括完成作业、复习教材等,有计划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此外,还可以提前预习下个学期的课程,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初中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包括每日阅读、自律专注、每日练字、归纳总结、每日听英语和诵读英语、每日关注时事新闻、每日运动等。
寒假里同学们除了有计划地养成好习惯、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之外,还应该积极地走进家庭和社会,进行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者社区活动,或是学习一些新技能,如绘画、摄影等;可以与家人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一起看电影、做手工等,也可以帮助父母做家务,体验生活的不易;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积极了解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在寒假里出游,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自己明确未来成长的方向。
另外,寒假锻炼身体也很重要。蔡泳龙建议,同学们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如跑步、跳绳、骑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运动不仅能让人保持健康,身心愉悦,而且运动改变大脑,可以使学习更加高效。当然,休息与放松也是寒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做游戏、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等,这样能帮助同学们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