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2月02日

陌生“FaceTime”来电 小心“共享屏幕”骗局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陈灵 杨泳红 通讯员尤慷临 陈洁雯)近段时间,以手机“FaceTime”应用为接触渠道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分子通过手机的“FaceTime”通话功能,伪装成客服与受害者进行视频或语音通话,具有极强的迷惑性。据南安市反诈骗中心统计数据,仅今年1月以来,南安已接报该类型警情7起。

1月29日晚7时许,家住南安罗东镇的刘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的“FaceTime”视频来电,对方声称是“中国银联工作人员”,说因国家政策调整,可帮她下调微信“微粒贷”及信用卡年利率。刘女士曾通过网贷和刷信用卡做资金周转,便轻信对方准备进一步操作。

随后,对方发来一个“微众银行”的登录页面网址,并让她按操作步骤进行“申请下调利率”,很快网站显示“认证成功”。就在她认为已经成功下调利率时,对方开始了关键一步的诈骗操作:“刘女士,下调年利率需要将您本人的网贷信用额度、信用卡额度清空,也就是将里面的钱全部借出来转到我们的指定银行账户,等数据恢复后我们会将钱重新转回给您!”此时的她一心想要完成利率下调,便在其“微粒贷”账户中贷款13.1万元,并将款项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收到转账后,对方并未收敛,仍通过语音催促她到“借呗”“放心借”等平台贷款,感觉到不对的刘女士向对方表示疑问,随即被挂断拉黑,意识到被骗的她赶紧打电话报警。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民警分析,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FaceTime”联系受害人,不仅会冒充银联工作人员,还会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以个人征信和连续扣费为威胁,要求受害人进行注销账户、接触扣费等操作。诈骗分子会引导受害人下载各类具有实时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或引导受害者从银行或其他网贷平台进行贷款,承诺资金审核后会将钱款返还,待转账完毕后立即将受害人拉黑、失联。

民警提醒:身份信息、验证码及各类密码务必小心保管,绝不透露。陌生人的“FaceTime”不要接听,如不需要可以通过设置关闭“FaceTime”功能。

--> 2024-02-02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7071.html 1 陌生“FaceTime”来电 小心“共享屏幕”骗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