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泉州一直在路上。
在昨日召开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企业家们收到一份精心梳理、分量满满的政策“大礼包”。这份“大礼包”详细梳理了2023年以来泉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集成近期国家、省级层面的会议精神和政策导向,特别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我市召开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多方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梳理提出新一批政策干货,力争为市场主体送来开春的“及时雨”,为泉州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增底气、加动力。
□融媒体记者 林书修
持续提升“创新链” 设立超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
近年来,泉州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在去年10月份首届创新大会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持续加力,今年推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11条政策措施。比如,设立超过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对企业创新联合体购买科研仪器设备,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贴息补助;对我市科研院所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300万元奖补。对入选省工信厅、国家工信部认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入选工信部认定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
做大做强“产业链” 推出民营企业100强奖励办法
泉州把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旗帜和标杆,通过建立重点企业激励机制等多种形式,造浓奋勇争先的社会氛围。
推出民营企业100强奖励办法。泉州对每家企业有不同程度奖励,同时赋予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和优先选择权。
实行龙头企业营收首超奖励。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奖励。对本市企业新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市域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地泉州,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当前,泉州正加快建设中央活力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中央活力区购置办公楼宇,最高可享受1万平方米的成本价购买。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