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2月21日

笼床里的喜悦

□蔡景典

(CFP 图)

一到年兜,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笼床。

笼床,是闽南地区常见的一种传统炊具,是用竹篾编织制成。有了笼床,蒸东西时水蒸气不会倒流,蒸熟的食物不但能保持原汁原味,还会带有一种令人回味的独特口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笼床不知不觉成了一种美味的期盼,也成了年兜这个喜庆日子里的一个吉祥符号。

节日以外能时常见到笼床的地方是学校。上中学时,我总觉得学校食堂的大笼床能释放出一种能量,可以提前“敲响”放学的钟声。老师的下课指令才刚说出口,不少住校的同学就已经“抢跑”,直冲食堂,只为等着蒸饭师傅抬出大笼床。若是恰逢第四节是体育课或自修课,同学们未等放学,就会先溜到大笼床边等待。只要竹笼盖一打开,飘逸而出的饭香,就会冲击唇舌,直达肺腑。一个个做着记号的盒饭被同学们迅速取走后,剩下的空笼床还会持续冒出一丝丝热气。“今天又掺了猪油!”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声,引得许多同学忍不住开始吞咽口水,不知为何,大家都感觉这笼床蒸出来的饭,就是特别香。

到了年兜,众人说完“炊糕炊粿炊菜包,做衫做裤做年兜”这句俗语后,就会开始忙碌起来,而笼床这时也会跟来凑热闹。邻里厝边不约而同地取下了家中闲置的笼床,细心清洗,不放过每一个缝隙。洗净后还要把它们放在冬日下晒干,之后才去着手准备炊蒸食物所要用到的米粹、糖料等食材。

灶膛的柴火烧旺了,点红了喜庆的年兜。笼床的热气穿透了冬的寒冷,氤氲起春的气息。此时的笼床里填满了让人欢欣的“节日味道”,有软嫩可口的甜粿,有松弹细腻的碗糕,有清新素香的菜包,甚至还会有酥脆五香的鸡卷。其中,蒸炊碗糕特别有仪式感,历经等待米浆发酵的漫长过程后,要把准备好的米浆有序地倒入排列整齐的糕碗中,最后再把糕碗放进笼床里。一床床叠好,装好笼盖,蒸炊碗糕才算正式开始。孩子们会时不时到灶台边探头,等待着第一口甜甜的年味,而大人们总会说:“大家要欢欢喜喜地笑着,这样待到揭开笼床时,就能见到一个个绽开笑脸的碗糕。”

每到年兜时,五叔家的笼床也很诱人。他家的笼床蒸炊完糕粿后会被搁在碗橱的顶部,里面总放着各种美味,有香味扑鼻的炸肉丸子和炸醋肉,也有咸香入味的炣带鱼。瞅准五叔还在外头忙碌,我便跑到笼床边,踮起脚,掀开笼床盖,用手指拈起几块炸肉丸子或炸醋肉,赶紧往嘴里送。之后,我又会拿起一两块炣带鱼带回家作为晚餐的配菜。过后见到五叔时,我总不敢拿正眼看他,总担心自己的囧事被戳穿,可隐约中又觉得他正对我微笑着。偷掀五叔家笼床的事,在我的小时候经常发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被他发现,但我的确从来没有因为这事被他骂过,而这份偷吃的喜悦,也成了我少时过年兜的一个难忘片段。

岁月流逝,笼床如今已逐渐被其他炊具所代替,成了一个过往年代的记忆。但于我而言,笼床里的喜悦却是永恒的印迹,从未被遗忘。

--> 2024-02-21 □蔡景典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68622.html 1 笼床里的喜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