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消费者来泉放心消费、舒心旅行,记者获悉,春节期间(2月10日—17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市场168个(次),检查景区景点169个(次),检查经营户2311户(次),督促整改或责令改正53户(次),受理投诉举报194件。□融媒体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苏晓晖 文/图
成立专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消费者来电称其通过去哪儿网订了惠安某宾馆,到达后,觉得房间卫生不好,因此没有办理入住,要求退款遭拒。经执法人员调解,酒店将费用退还给投诉人,双方达成和解。
消费者投诉称其2月15日到鲤城某餐馆用餐,餐费204元,食用时发现肉没熟,消费者联系商家,商家只退菜钱32元,消费者不能接受而投诉。经执法人员调查,商户提供给投诉方的咕咚肉确实未熟透。经调解,商家对投诉方在该店的用餐给予全额免单。执法人员还现场要求商家务必保障菜品质量。
观一隅而知全局。据悉,春节期间,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密切关注旅游市场价格动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引导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引导,鼓励支持住宿企业向社会发布假日市场区间价格承诺书,督促指导企业依法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针对酒店、宾馆、民宿、旅社、景点(区)、餐饮店、旅拍、簪花、纪念品店等重点经营场所提高巡查抽查频次,严厉查处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上级交办、网络舆情反映、社会影响较大的价格违法行为快查、快办、快结,妥善应对“天价、宰客”等突发舆情。
多方面确保游玩体验和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监管部门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包保督导频次和力度,推进餐饮服务主体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包保管理工作,督促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人员健康证等信息。以旅游景区景点、商业集中区、交通服务场站等为重点场所,以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地方特色小吃店、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农家乐、“网红店”等为重点单位,强化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开展错时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杜绝销售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紧盯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及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目录内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节假日特种设备使用频率大幅增高场所,严格按照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日常检查记录、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附件检查、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情况进行严密排查、认真核对。全面梳理以往检查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回头看”,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特种设备“带病”运行,确保设备本体安全,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
消费维权方面,我市依托全国12315热线平台实行7×24小时人工接诉,依职责及时受理涉及价格、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旅游消费投诉,并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处置。充分发挥12315消费维权站点和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系统)企业线上纠纷调解作用,引导经营者在第一时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鲤城区、丰泽区等旅游热点区域结合放心消费和建设诚信示范街区等要求,加强和规范消费维权服务点,改善游客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