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01日

春节元宵精彩纷呈 惠民政策拉动消费

安溪文旅“出圈”啦

安溪非遗快闪走进泉州古城。(安溪县文体旅局 供图)

游客体验安溪点茶技艺。(安溪县文体旅局 供图)

元宵当天,群众联欢的热闹场景。(黄东华 摄)

清水巡境盛况。(黄东华 摄)

要说今年的春节旅游哪里最“热”,泉州一定是绕不开的城市之一;要说今年春节谁最“卷”,各地的文旅部门绝对当仁不让。作为“中国茶都”、“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园林县城”、“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拥有无以比拟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绵长的人文文化,在此基础上,安溪文旅部门把“卷”字发扬光大,通过精心组织安排,用长达两个月、近百项文旅主题活动,给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现了一出“春节大戏”,掀起安溪文旅市场新一轮的热潮,各景点游人如织,游客接待量接近峰值,获得了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从2月6日安溪非遗快闪走进古城的现场活动开始,安溪县就吹响了春节文旅活动的号角,向市民朋友和游客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这场安溪非遗快闪走进古城活动在泉州府文庙广场和金鱼巷口举行,活动以歌舞表演、高甲戏群丑献艺、茶歌茶舞为呈现方式,展现了安溪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好山好水出好茶的优越生态。活动现场,安溪县文体旅局局长蔡雅娟向大家发出邀请——“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欢迎大家到安溪喝一杯铁观音。”

五大板块联动

活动好戏连台

如何让民俗文化活起来?充满互动体验的游园庙会、新春联欢、民俗踩街自然必不可少。

春节假期,安溪县积极策划“享购·溪有好物”“趣游·潮玩安溪”“寻味·烟火人间”“乐活·乡野志趣”“传承·家乡记忆”五大板块,通过主题化的联动,把长达两个月、近百项文旅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既营造出全县上下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也进一步丰富了游客和群众的假期生活,通过文化惠民拉动节日消费。

在县文体旅局开展的“寻龙记”主题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参与群众只要在安溪文庙、八马茶业观光工厂、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等七处旅游景点内指定地点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抖音等媒体平台,就可在景区盖章收集到一颗龙珠,集满7颗、5颗、3颗龙珠即可分别兑换相应奖品。特别是在始建于宋朝的安溪文庙,整座庙宇装饰题材以龙凤为主体,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寻龙”并挂上祈福的福袋,祈望来年平平安安。适逢龙年,以“龙”为主题的活动不在少数,但是通过“集龙珠”这种参与方式来推广景点、吸引群众打卡的方式颇具新意,既契合龙年春节的生肖主题,又增加了群众参与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向参与群众输出“三铁三世遗”文化旅游品牌。

伴随着新世代的成长,在高科技时代长大的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体验,安溪县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AR技术植入景区,成为了吸引年轻群体的一把利器。在清水岩景区,记者体验了一次结合AR技术的清水岩之旅,游客仅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清水佑民APP”或“清水佑民小程序”进入体验互动,就能感受仿若置身人间仙境、祖师加持庇佑的奇妙感觉。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水岩AR游是景区最新推出的互动项目,共设有弘法道场、枝枝朝北、蓬莱祖殿、《岩图》碑、“清北”石碑、海会院等6个点位,游客可以选择设置的AR打卡点,分享到社交平台还可以领取祖师护身卡福袋。通过这样的创新,春节期间,清水岩景区达到了旅游人数翻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借助春节元宵期间火爆的人气,安溪非遗宣传也走进百姓中间。安溪县文化馆馆长王铭芬介绍,“春节元宵期间,文化馆主动走出去,利用各种活动推广安溪非遗项目,先后组织参与了安溪非遗快闪走进古城活动、清溪雅韵·青心相约元宵系列活动、清水巡境以及各乡镇的信俗活动等,真正把安溪非遗融入老百姓的年俗中去。

记者手记:大主题多板块的宣传模式塑造县域文旅推广的整体性,便于形成自我IP。AR技术的引入给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同时把非遗宣传融入春节年俗,安溪文旅的组合拳颇具新意。

文旅搭舞台

群众唱大戏

春节是合家欢聚的时刻,主角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安溪县通过文旅搭舞台,让群众唱响属于自己的文化大戏。

正月初二,蓬莱镇温泉村“村晚”舞台精彩亮相。闽南语小品、闽南歌曲演唱等传统节目陆续登台,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欢呼,更有魔术表演吸引众多男女老少一同互动,现场气氛火爆;而在白濑乡下镇村,同样上演着一场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盛宴,所有的节目均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主角是群众,观众亦是群众。欢声笑语响彻乡间,共同感受国泰民安的盛世年味。

文化“村晚”喜气洋洋,体育“村赛”同样激动人心。2024年春节乡村篮球赛(村BA)同时也在各乡镇举办,来自各村的啦啦队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呐喊,每一个进球都能引发阵阵欢呼,配套举办的乡村“年货节”,更是把体育活动和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传统年货、文创产品等紧密结合,带来了全民参与的浓浓年味,不但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体活动,同时也满足了群众的消费需求,打造出安溪年味十足的春节“新年俗”。

“市民和游客在参与春节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县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不仅丰富了节日生活,还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化获得感。通过春节期间的文旅活动,我县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为我县今后的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文体旅局局长蔡雅娟表示。

记者手记:文旅搭台,把舞台留给群众,这种自发性的热爱才是真正的“民”俗。

暖心惠民举措

紧抓服务细节

不但要让当地群众过好一个祥和隆重的春节,更要让在安溪务工创业的非泉州籍群众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和年味。安溪文旅部门主动策划,积极促动,推出了一系列的暖心举措。

据了解,今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至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在安溪务工创业的非泉州籍人员凭本人身份证和工会会员证(“泉工惠”服务卡)或基层工会介绍信,免县内清水岩、溪禾山、凤山、洪恩岩、志闽、国心绿谷、花千谷7家A级景区首道门票。各用人单位可依托工会集体组织外来工开展“免费游”活动,也可由外来工自由组合,凭上述相关证件到相关旅游景区免费游览。相关旅游景区均做到“专门通道、专人登记、专人审核”,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来安溪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会体验当地的春节,所以我们今年决定留在安溪过年。没想到政策那么好,我们去了好多免费的景点游玩!”来自江西的刘先生和妻子在安溪工作多年,今年春节,他们一家先后游览了清水岩、溪禾山、洪恩岩等多个景点,在“第二故乡”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正月初五,金谷镇金山村气氛热烈,由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小分队上演的《玉珠串》等传统曲目正在上演,吸引了不少村民和在安溪务工创业群众前来观看,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春节期间,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分别在金谷镇金山村、蓬莱镇岭美村等地开展“戏曲迎新春走基层”活动,为群众带来传统戏曲盛宴,活动以百姓喜爱的戏曲专场为主,戏曲演员用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安溪高甲戏的魅力,让村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观看欣赏到高甲戏,也让在安溪务工创业群众了解安溪传统文化,更加融入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谢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基层文化单位,送传统文化下乡,丰富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需求本来就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此次“戏曲迎新春走基层”活动就是响应省文旅厅新春下基层的号召而精心组织的。在谈及高甲戏传统艺术创新问题时,谢志斌说,“国有单位创作的第一前提是把握宣传方向,在此基础上针对年轻观众进行创新,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人新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把宣传传统艺术的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到第一线。”

不仅如此,春节期间,县财政还投入促消费资金,通过发放消费券、节日集市、主题活动、展销会、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形式,以“茶乡购·溪有好物”为主题,激发消费热潮,推动春节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各乡镇纷纷在辖区内开展年货、农特产品、文旅伴手礼展销活动,既方便回乡村民就近消费,也为在安溪务工创业群众采购安溪特产提供了方便。

面对激增的客流,从出行停车,到住宿餐饮再到购物消费,安溪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把服务做到前头,紧抓服务细节,安溪县各地各部门积极做好春节假期文旅市场保障工作,加强了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了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让游客在安溪旅游期间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为保证旅游市场的平稳运行,县文体旅局采取“干部+场所、企业”挂钩督导方式,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检查,督促文旅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等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安溪县文化执法大队苏华山队长介绍,春节期间,安溪县加强了假日期间执法巡查,每日巡查辖区内文旅企业是否落实安全防范、诚信经营等措施,确保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则与新华家园小区协商,春节期间,自2月5日至2月24日,河滨北路新华家园小区约500余个停车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出入口位于河滨北路,方便群众春节出行,确保城区道路交通顺畅、有序,有效缓解春节期间城区“停车难”问题。

此外,春节期间,安溪县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实行12315热线电话24小时接诉服务,及时化解“两节”期间消费纠纷,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助力扩大消费。

记者手记:细节才是服务的核心,把困难想在前面,把方便留给群众,文旅工作事无巨细,是一个地方文旅事业日渐成熟的标志。

元宵活动出彩

游神巡境出圈

如果说大年三十是全家围炉团聚的欢聚时刻,那么元宵节则是“巷陌烟火气、人间不夜天”的热闹节日。自古以来,安溪的元宵节民俗就独具特色、热闹非凡,今年元宵节,安溪文旅部门更是结合不同镇乡的特色民俗,一举推出了14场特色活动。

不管是凤城镇、城厢镇的元宵踩街迎灯活动,还是龙门镇榜头村的赛大猪、猜灯谜、攻炮城等传统民俗活动,抑或是参内镇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举行的“潮玩元宵·庙趣横生”新年超级游园会和清溪雅韵·青心相约元宵系列活动,每一场元宵节活动都把春节的喜庆氛围推向了高潮。

在凤城镇、城厢镇的元宵踩街迎灯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城区处处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随着锣鼓声响起,中山路、大同路、民主路等路段绵延几十米的踩街队伍陆续开始了踩街闹元宵。每到空旷处,壮汉摇着神明轿用力摇摆,大人们手持祈福的香,小孩子提着花样各异的灯笼跟着踩街队伍前行,时不时有群众拿起手机拍照录视频,记录下这一欢庆时刻。据介绍,此次踩街活动,凤城镇有9支队伍参加,不仅有舞龙、舞狮、摇辇轿、锣鼓队、彩灯车等传统项目,下西社区还邀请电音五太子乐队现场表演。城厢镇有8支队伍参加,其中后垵谢氏宗亲迎春彩神明巡境活动是规模较大的一场。元宵节迎灯作为安溪的一大传统习俗,每年元宵节城区各个境区的迎灯队伍都会沿着城区主干道踩街巡安,祈福纳祥,喜迎新春,是安溪县传承传统习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今年元宵节,游神巡境活动在各视频平台火热出圈,引得大量网友围观,安溪县的游神巡境同样火热。正如尚卿乡村民林先生所说,“从来没有看过家乡这么热闹!以前我们‘春节巡境’只有本地人来参加,今年的更加丰富,吸引了好多外地游客一起参与。”今年尚卿乡“春节巡境迎春火”活动从正月初六开展至正月初八,巡境途径翰卿村、新楼村、灶美村、灶坑村等村落,戏曲、舞蹈、猜灯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系列活动也搬上街头,大街小巷车水马龙,鞭炮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元宵佳节当天,由安溪县文体旅局、共青团安溪县委、县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清溪雅韵”暨“我们的节日·元宵”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在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拉开帷幕。夜幕降临,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舞狮表演者们跃上高台,各种高难度的舞狮动作引得观众拍手称赞。歇会茶馆里,“心心相印”“你是我的眼”等互动游戏快速拉近了单身男女青年间的距离,气氛热烈和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游客身着各式汉服,手提花灯,穿梭在人潮中。古香古色的百家姓长廊灯组前,红色和黄色的圆形灯笼相间排列,灯谜彩条随风飘荡;走进非遗市集,崭新的手工制作毛笔、精美的藤铁工艺品引人注目;“宋代点茶”体验活动区里,小朋友们在茶艺师的指导下,手持茶筅不断击拂,四周飘溢着袅袅茶香。

行走园内,随处可见诗句花灯点缀树梢枝头,耳畔传来古戏台的悠悠乐声,可以静静观看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表演,还能够参与灯笼 DIY、篝火晚会等活动,就像穿越到了古时候。

随着夜色渐深,非遗绝技“打铁花”正式上演,一串串耀眼的铁花冲破夜空四散开来,宛若流星滑落,引来观众阵阵惊叹。紧接着,绚丽多彩的烟花腾空而起、相继绽放,将夜空装点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我们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作为国家4A级景区,此次在安溪县文体旅局的指导下,将安溪各地的元宵节传统习俗和文化整合到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中,这在此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样的集中展示,一方面将灯会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一场元宵盛宴,另一方面,大大方便了市民群众一站式的体验高甲戏、木偶、点茶等安溪元宵习俗和传统文化。” 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运营总监席志远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配合安溪县文体旅局,把民俗、小吃、表演陆续引进园区,实现常态化展示,方便市民和游客了解安溪传统文化。”

记者手记:把元宵游灯踩街与民间信俗相结合,游神巡境也变得更贴地气。一站式的民俗、非遗、灯会解决了市民群众奔波之疲,是集中式展示的一次有益尝试。

今年春节和元宵节,安溪文旅用近百项活动“卷”出了新高度,为广大市民群众献上了一份精彩纷呈、意犹未尽的春节文旅大餐,但是“卷”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正如安溪县文体旅局局长蔡雅娟所说,接下来,安溪县还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文旅项目招商落地,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还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安溪的独特魅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融媒体记者 薛凌 通讯员 梁小燕)

--> 2024-03-01 春节元宵精彩纷呈 惠民政策拉动消费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0153.html 1 安溪文旅“出圈”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