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04日

也谈拳头烧酒曲

□林淑珍

寓居泉州多年,时常听闻“拳头烧酒曲”,许多年后才知这“拳头烧酒曲”之所以出名,因之囊括了泉州人一天的生活习惯。

宋诗云“泉南处处少林风”,说的就是泉州习武成风,闽南话将习武称为“练拳头”。位于晋江下游黄龙江段的古镇浮桥历史悠久,“拳头”赫赫有名。清朝,黄龙吴族出过多名武进士、武举人,带动了乡里的习武风气,清末、民国年间都有名师在此开馆授徒,一时誉满古城。20世纪初,“太祖拳”在新步、坂头、西庄、仁美一带蔚然成风,据族老回忆,当时的拳师有歪师、蛤师、章师、种师等人。族里的老拳师一弄拳,室内会地动,铁桶也随之响动。许多青壮年练起“地煞”“三角摇”“双绥”等招数都相当精彩。在民间,刣狮、舞龙十分流行,这些技艺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亦是靠“拳头”硬功夫吃饭。《泉州府志》记载“宋皇族南外宗正司徙泉”,传入“宋太祖拳”和斗阵演武形式。《东京梦华录》记载:“表演时引百余人成行列,击锣者指呼,两两出阵格斗。”这是泉州狮阵沿袭的古老演武形式。当时浮桥的“青狮白眉毛”狮队要求表演者先学拳再学狮,故表演技艺十分高超,演员能从地上跃上八仙桌。刣狮打斗气势十分凌厉威猛,演员们将这一体育项目升华到艺术表演的形式,影响了几代人。

远在千年前的宋朝,泉州即以酿酒闻名。宋《诸蕃志》记载:“泉舶以酒、米……为货,正月发舟,五六月间回舶。”宋代泉州海丝贸易的繁盛,泉州酒就随着贸易的风帆,与茶叶一道,名闻四海,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类。泉州人常说“喝酒不划拳,你我没有缘”“无酒不成席,无拳不尽兴”。划拳全国都有,但在泉州特别兴盛,这与泉州人好客、热情、爱热闹有着莫大的联系。许多泉州人便是从小听着巷子里划拳喝酒的声音长大的。闽南语划拳声,或铿锵起伏或豪气干云,吆喝中韵律成曲,推杯换盏更畅快更有乐趣。

泉州的“曲”更是异彩纷呈。什音有“天之传音”之誉,后传入民间。村民们在劳作一天后,拿起管、弦、锣、鼓、笛,奏出乡村交响乐。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伴着那丝丝入扣流畅婉转的声调,绕梁三日。若遇年节喜庆之日,更有拍胸舞、火鼎公婆、大鼓吹、白菜担等表演,那笙歌鼎沸的场景让人心潮澎湃。

拳头有力量,烧酒如加油,曲中有真意。一方水土一方情,正是这人间烟火气,构成多样生活,最是抚慰人心。

--> 2024-03-04 □林淑珍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0469.html 1 也谈拳头烧酒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