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06日

幸福护航 做好妇女儿童“娘家人”

“红娘子”巾帼宣讲团成员开展“巾帼好声音 海城峰尾行”活动,进村入户分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口袋书”等资料。

近日,泉港区组织开展巾帼就业服务专员“进企业”观摩活动,25名巾帼就业服务专员汇集企业用工情况,架起企业招工与妇女就业“连心桥”。图为巾帼就业服务专员参观企业生产车间。

近年来,泉港区充分发挥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广泛发动各级妇联力量,用心用情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力推动全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妇女微家”凝聚“她力量”

“冲泡时,我们先把沸水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不要一次把壶倒满,最后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近日,在泉港区涂岭镇红茶馆的山行文旅“妇女微家”里,一场茶文化研学交流活动火热展开。茶艺师向在场参加活动的女职工详细介绍了茶叶品种、茶器使用方法、饮茶礼仪等知识,并进行茶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包装设计开发等技能培训,提升妇女职工的创业就业水平。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交流会,学到很多红茶知识,让我更加有信心在工作中做得更好。”今年38岁的王女士,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成长为各项技能兼备的销售人员仅用了8个月,对于“妇女微家”带来的帮助,她十分认可。

该“妇女微家”成立于2020年7月,配套开放式红茶展示区、个性化创客工作室、创客茶座、创客沙龙、文化书屋、农副产品展示厅等,提供茶产品展示、制茶体验、茶艺表演、茶礼仪学习等女性就业创业服务。在宣传茶文化的同时,巧妙依托涂岭镇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开辟“问茶涂岭,红心向党”文旅路线,积极宣传红色文化,累计接待研学交流200余场次,带动客流量40万人次,为乡村振兴凝聚“巾帼力量”。

近年来,泉港区立足地域优势、产业特色,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业态、巾帼志愿者、广场舞团队等女性集中的领域和群体中,因地制宜、灵活打造了64个服务实、效果好、带动强的多元化“妇女微家”,共吸纳成员2530人,联系妇女群众2万多人。

“我们在涂岭、界山等农业镇,打造服务本土特色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妇女微家’,在农家乐、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快递速运等行业和各类培训中心、幼儿园等领域建立‘妇女微家’,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拓宽服务领域,并联合农场‘妇女微家’,探索建立‘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引导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自力更生、增收致富。”泉港区妇联杨瑞红介绍。

通过打造“妇女微家”阵地,该区广泛开展农业、直播等各类技能培训,瑜伽、古筝、舞蹈等艺术活动,巾帼故事、党的好声音等理论政策宣讲,并提供拉家常、聊生活、谈心事等心理疏导及妇女维权、家风文化、育儿教育等各类服务,有效为妇女生活减负、为女性就业赋能。

家庭教育护航孩童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担当、多陪伴、多配合;少命令、少讲道理、少物质奖励;不要事事包办、不要拿孩子做比较、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日前,在泉港区山腰街道锦川社区,由该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讲师开展的家庭教育公益宣讲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此次家庭教育主题宣讲中,故事与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引起家长广泛共鸣,现场气氛热烈,互动交流积极。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时候比较叛逆,如何引导教育困扰了我们很久。”张阿姨的儿子今年上初二,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让孩子慢慢沉默寡言,与父母的交流也少了,张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参加了几次家庭教育宣讲,我能够更加了解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心理,现在孩子也愿意和我们分享日常学习生活。”张阿姨开心地说。

孩童,是现在发展的储备力,是未来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泉港区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架构,拓展家庭教育内涵,打造家庭教育阵地。同时,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升级,打造福建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出台《关于指导推进泉港区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年泉港区镇(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全力助推家庭教育走深走实。

“刺桐花”家庭教育服务站、新华书店家庭教育服务驿站……近两年来,该区还拓展丰富家庭教育载体,6个市级、9个区级家庭教育基地和38个“儿童之家”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基本形成区、镇、村三级家庭教育联动格局,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依托家庭教育基地,该区举办各类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并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开展线上教育培训,深入村(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沙龙等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省市区级家庭教育讲座105场,服务家长7000人次,开办书法、硬笔、绘画、舞蹈等特色课程300多班次,服务儿童1万多人次,全区涌现出全国典型家庭6户、省级典型家庭26户、市级典型家庭42户。

妇女维权守护“半边天”

“庄法官,援助中心受理接待的小陈(化名)的家暴求助申请,已引导其前往法院进一步解决。”

日前,泉港法院反家暴工作室收到泉港区妇联法律援助中心转介的小陈家暴求助申请。原来,小陈与小庄(化名)系夫妻关系,2022年11月,双方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小庄辱骂、殴打小陈,且经常尾随跟踪小陈,给小陈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为防止家庭暴力再次发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小庄到反家暴工作室,对小庄进行严肃批评,告知其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当场向小庄送达《反家庭暴力告知书》。同时指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关怀、相互信任,多宽容、少猜疑。小庄表示深刻认识到错误,保证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杜绝暴力行为,并当场签署《反家庭暴力承诺书》。

此案系泉港法院与区妇联构建联动“转介”协作机制后,首次以“两书”形式,有效震慑侵害人,起到了及时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作用,向全社会传递了反对家庭暴力的鲜明立场,对树立优良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泉港区不断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在妇女维权工作中展现担当、实现作为,促进了家庭平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该区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信息联通、信访联接、纠纷联调、应急联处、上下联动、宣传联抓的“六联”工作机制,设立首个两级联动的“泉家和”反家暴联协基地,各村(社区)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成立家事纠纷调解室并融入“大调解”中心,从基层抓好纠纷预防和化解,促进家庭健康稳定发展,2023年新指导成立家事纠纷调解室7家。

此外,该区还依托妇女援助中心,常态化开展家事纠纷调解能力提升培训,引导各镇(街道)妇联主席、已成立及拟建立家事纠纷调解室的村(社区)妇联主席和调解员积极参与,提升基层妇联干部和调解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的能力,并以“三八”节等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增强妇女维权意识,以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洪坤泽/文 郭菲凡/图)

--> 2024-03-06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0844.html 1 幸福护航 做好妇女儿童“娘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