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08日

废旧手机的出路

□本期主持人:于理

主持人:当手机达到使用寿命,或者不能满足我们需求时,就会被淘汰,变成废旧手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该协会研究数据还显示,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以旧换新”新型回收渠道。废旧手机,出路何在?

本期嘉宾:戴先任、天歌、王军荣

存量巨大 潜藏资源

□戴先任(职员)

手机是现代人最密不可分的物品之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现在几乎是人手一机,手机更新换代也很快,很多人一两年就要换一部新手机,这造成大量的手机闲置。我国每年有4亿部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

令人担忧的是,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如果不经过正规回收,很可能带来严重污染。比如如果手机被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掩埋则会严重污染土壤,据了解,一块手机废旧电池就可污染3200桶标准桶装水。如果数亿废旧手机能通过正规渠道拆解回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据估算,按每年4亿多台报废手机均被拆解回收算,至少能回收6000吨铝、5600吨钢、4000吨铜以及4.4吨金,折合人民币价值超过30亿元。

与此同时,大量废旧手机或是闲置,或是并没有流入正规回收渠道。手机回收存在大量的灰色交易行为,有的回收的旧手机被翻新后,以旧充新,会再次流入市场,最终又会侵害消费者权益。另外,没有使用价值的二手手机,会在不规范小作坊被非法拆解成各个零配件,丢弃的部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者,手机回收还存在安全隐私问题,这也是不少消费者不愿将旧手机回收的重要原因。

解决痛点 打通堵点

□天歌(评论员)

绝大多数的废旧手机,都被它们的主人丢在家里的角落里“吃灰”,只有极少数能够被回收利用,实现新的价值。有些市民的家里,已经攒了十多部废旧手机,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要想让大部分的废旧手机能够被回收利用,就需要打通回收利用的“堵”点,解决好它的“痛”点。为什么大多数市民宁愿把废旧手机放在家里蒙灰,也不愿意卖给回收旧手机的人?一个是担心里面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另一个原因,回收的价格太低,导致动力不足。

这是废旧手机回收过程中的“痛”点所在。为此,除了用户自己要学会对废旧手机进行“格式化”,并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废旧手机外,根本上来说,还是需要国家从法律层面和监督执法层面着手,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废旧手机回收的“堵”点,在于当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废旧回收、家电回收企业对回收废旧手机缺乏动力。2010年,我国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一批),将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等五类产品的回收处理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实施基金补贴制度。后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新增了手机、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九个品类,但目前尚无基金补贴,企业的积极性不够。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回收企业主观能动性。

建规立制 专业回收

□王军荣(教师)

废旧手机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很需要有“变废为宝”的机制。

其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补贴,提高企业回收废旧手机的积极性。

其二,废旧手机回收各个环节要做到公开透明,给消费者一条清晰的回收链条。包括回收的渠道、废旧手机的去处、用途等,让消费者清楚,唯有公开透明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其三,废旧手机回收要保证安全性。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痛点。消费者不愿意处理废旧手机,就是怕个人信息泄露。因此,废旧手机回收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要保证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回收的服务质量,这既要加大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管,也要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过程的监管,同时,还要依法严惩不法行为,严厉打击废旧手机回收过程中出现的非法行为。

其四,要让消费者感到废旧手机回收有价值。一方面加大宣传,强调废旧手机回收是为环保作贡献,激发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让消费者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废旧手机回收要多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让消费者拥有良好的体验,从而提高回收积极性,提高废旧手机回收的参与度。

--> 2024-03-08 □本期主持人:于理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1250.html 1 废旧手机的出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