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11日

全市春耕备耕忙 不误农时不负春

物资储备确保春耕顺利进行(陈秋婷 摄)

新添置的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庄树鸿 黄奕群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全市上下抢抓农时,及早着手,全力备战春耕,确保新的一年产业增效、增收。

□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机械自动化助力春耕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泉州多地的田间地头看到,随着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在田野上升腾。

连日来,在南安市洪濑镇福林村的智能育秧中心,新添置的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上秧苗长势喜人。智能育秧中心是一座宽敞明亮的智慧大棚。大棚里,一台高5.5米、长34米、宽3.4米的大型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工人将一个个撒好种子的秧盘整齐地放置在吊篮上。秧盘仿佛坐上了“15层的电梯”,通过自动滑轨上下循环,轮番接受光照和滴灌。

在南安溪美镇莲塘村的田间地头,伴随着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一架满载氮磷复合肥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航线迅速而均匀地向田地里播撒肥料。只见无人机快速从低空掠过,仅仅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往返,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一辆装载200公斤肥料的“山地小火车”沿着轨道缓缓地爬上陡坡,驶进永春县桃城镇大坪村的山头。长约2000米的轨道蜿蜒盘旋直通山顶。“山地小火车”随走随停,把肥料分卸到山地的各个角落,不仅运输效率大大提升,也大幅节约人工成本。

在惠安县辋川镇前洋村上百亩田地里,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依照设定好的轨迹徐徐前行,驶过之处,田垄平直、间距均匀。

当前,我市正在通过建设“数字农田”系统,实现了市、县一体农业农田高标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数字农田”系统打破了部门数据壁垒,构建了“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实现了全流程全要素管理,创新了农田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农田利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

在洛江河市一果蔬种植场,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轮作水稻。入春以来,洛江区加快推进春耕春播,组织农技指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春季农业科技服务宣传。

同时,洛江区带领种植大户前往市农科所学习交流早稻旱稻种植技术,邀请市级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开展春耕春管、“五新”等技术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春耕备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提高粮食单产。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全面做好春季农业科技服务宣传,指导推动农民加快早稻育(插)秧、旱粮种植,督促各村组抢抓有利天气时机,加快春耕春播进度。

泉港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纸、“三下乡”、现场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灵活开展春耕农技服务,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33个、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5项。

春季农事紧,节令不待人。连日来,石狮市组织农技人员下基层、走田间,深入一线广泛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农事生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主体抓紧农机检修、翻耕整地、溶田育秧等农事活动,开展农作物病虫监测调查,指导科学施肥用药,全面推进春耕有序生产。

永春县抓好田间管理,做好春耕生产科技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加强对马铃薯等1.43万亩春粮作物和3.15万亩春季蔬菜的田间管理,及时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防治,保障粮食安全和蔬菜供应,丰富城乡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种子储备量充足

在泉州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技术人员正在种子储备库查看杂交水稻的种子情况。按照规定,储备库的湿度要控制在65%以内,温度在16摄氏度以内,才能确保种子的质量。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储备库的温湿度,种子站引入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线上全天候远程操控。

种子储备制度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粮食安全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遭受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导致市场种子供应短缺时能够迅速提供优质的种子以恢复农业生产。当前,泉州市市级种子储备库储存种子12万公斤,可供种植面积15万亩。各个生产线上的种子量也储备充足,可满足全市新一年春耕生产需求。

--> 2024-03-11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1606.html 1 全市春耕备耕忙 不误农时不负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