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国内金价节节走高。
3月5日,现货黄金价格达到2141美元/盎司,刷新2023年12月创下的2135.39美元纪录。国内金价方面,3月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早盘报498.09元/克,随后达到503.99元/克历史新高。3月7日,黄金股和黄金ETF均出现大涨。
在本轮黄金牛市中,银行成为重要的“搅局者”,银行已不再满足于黄金纪念钞、金币、金砖等相对传统的贵金属产品,在此前陆续推出金豆产品后,不少银行直接售卖手镯、项链、吊坠等黄金饰品。
市场:
银行“开金铺”卖首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银行和头部城商行等十几家银行均有不同类别的贵金属产品。其中,金条、金币、金钞最为普遍。
通常,银行会选择代销产品,比如代销央行每年都会发行的熊猫金币。而一些实力雄厚的银行通常都会推出自有品牌的黄金产品。比如工商银行“如意金条”、建设银行“建行今”、交通银行“沃德金”。
近年来,攒金豆成为年轻人积少成多的理财新方式,多家银行也推出类似产品。例如交通银行“财富金豆”单粒重2克,售价1072.18元,“典藏金豆”单粒重3克,售价1608.27元。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银行已经把眼光投向了黄金饰品。比如招商银行推出的“招行金真心实意(可爱版)”,造型为心形,重量5.2克,售价2909.92元。另外,招行金招福传家古法手镯,重30克,售价17388元。
从市场情况来看,差价成为银行金饰产品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3月6日,在北京菜市口百货,饰品金价格为626元每克,而对比周大福、周生生等其他品牌,饰品金价格基本在640元至650元每克。银行推出的黄金饰品价格优势明显。
近期,不少金店也趁购金热潮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促销活动。但对比银行黄金产品,无论是饰品金还是投资金,多数都存在50元甚至更高的价差优势。
业内:
目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人选择在银行购买金条,再到加工店制作金饰品。
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他的一位客户每年都会购买50克或100克的实物金条,金价上涨后,该客户经理曾建议客户可以把金条拿回来,银行会按照高于当时购买价格的市场价回购,这样客户就可以获利。
“但没想到他和我说有些金条已经被他带到饰品加工店加工成了首饰。客户认为银行售卖的金条价格比较实惠,特别是品质有保障,纯度比较高,但我认为他把高纯度金条熔掉做成首饰,还额外掏了一笔加工费,并不划算。另外,有些不太正规的金饰加工店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该客户经理表示。
他认为,银行直接售卖金饰,等于一步到位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过,实体金店一位销售人员则认为,银行所售卖的饰品样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机构创新推出金饰产品,拓宽了居民理财投资品种;而且银行的黄金产品销售渠道正规、产品质量有保障。但周茂华提醒,实物黄金面临储存成本方面问题。同时,普通投资者投资实物黄金需要注重金价波动风险。“从历史看,长期或超长期持有黄金,具有一定抗通胀功能,同时,在地缘冲突升温情况下,黄金价格一般有所表现;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全球经济、政策及地缘冲突走势不确定性较高,黄金价格波动较大,普通投资者需要留意潜在波动风险。”(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