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15日

粕 圆

□郭艺萍

有一种肉丸,在闽南话里叫“粕圆”,是逢年过节时我家里都会备上的美食。

这个小小的粕圆为何会如此诱人?首先从原料说起,因为制作时要选用特地准备的农家猪肉。这些肉一般不挑肥瘦,因为瘦的部分耐嚼,肥的部分则会带来油香,吃起来让心情“美得流油”。地道的猪肉搭配木薯粉,经过一双巧手的精心加工,粕圆就算做成了。之后用油炸过,存入冰箱,要吃的时候再搭配猪油和蒜叶一起入锅翻炒,色味互融,美味无比。

儿时的我是一个既爱热闹,又爱与家人们一起围坐在大桌前吃饭的孩子。在我眼中,粕圆是圆的,大锅是圆的,餐桌是圆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伯、伯母、哥哥、嫂嫂都围坐在一起的样子,也是一个圆圈。记得吃粕圆时,耳边总会传来爷爷和爸爸的交谈声,也能听到妈妈和奶奶正在摆碗筷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一阵又一阵的切菜声。这些声音就像是一首欢快的交响乐,听得人心生欢喜。那时小小的院子,圈起了一家人的幸福,就像是嘴里嚼着的那颗小小的、圆圆的粕圆,咬下一口,就会迸发出香甜的肉味和刺激的蒜香,以有限的味道承载了无限的欢乐。

经由奶奶那双巧手的精心制作,粕圆也时常会变出多种的口味。若是王叔家的豆腐做多了送来几块,那么奶奶做的粕圆就会裹上一层白嫩嫩的豆腐碎,吃起来会带有一抹豆腐香。如果发现李伯家种的芋头好,奶奶就会把它们掺在木薯粉里,由此做成香芋口味的粕圆。而从刘婶家地里采来的鲜葱,炼成葱油后,奶奶会把它们添加到肉中,做成“双拼”油味的粕圆。可是,不管是哪家送来的食材,粕圆总得经过奶奶的手,才算真正有了味道。奶奶的手,看起来干巴黑瘦,却很有力道,这双手能带着勺子在大锅里转圈,给金灿灿的粕圆定型。那些奶奶做的粕圆散发的肉香总会往鼻孔里钻,引得垂涎三尺的我,心都跟着锅中的粕圆不停地打转。转着转着,终于等到奶奶把粕圆捞到大盘中,我们这些孩子便会飞奔过去。一尝到刚出锅的粕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与幸福的笑容。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孩子,我有幸从小就品尝过甜酥的麻粩,脆香的浮粿,软糯的榜舍龟以及稠香的面线糊。各种闽南风味的美食曾在唇齿间交织,但让我始终难忘的,却还是那独属于粕圆的香气。

时过境迁,古厝中的灶台和煮饭的大锅都已被蒙上灰尘,挂念无数次的亲人也不能再回到我们身边。但庆幸的是,还有那些小小的粕圆,从童年的记忆中走来,让我去回味那些消逝的美好时光,也让我一直对生活抱有期待。

(作者永春籍,系闽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学生)

--> 2024-03-15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2271.html 1 粕 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