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15日

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企业员工正在装配新能源设备

(CFP供图)

编者按

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新”求“质”,换道超车。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于泉州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记者走访泉州民营企业,连线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产业专家等,从传统产业创新提升、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等维度,探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我市民营经济抓住机遇,求新求变,在高质量发展中释放新动能的新探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引发广泛热议。

何为“新质生产力”?它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转变思路、坚持技术创新和数字化两条腿走路……泉州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精心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下,正不断致力于传统产业创新提升,朝着推动新型工业化方向迈进。

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而言,构建新质生产力,必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融媒体记者 陈云青 黄文珍 文/图

转思路

更新发展理念

传统产业变身朝阳产业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可扶持本土企业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可增强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确保产业链健全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中国制造新一极的九牧,在卫浴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九牧提前布局、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展现。

九牧身处劳动密集型行业之一的卫浴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卫浴行业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在其他行业大张旗鼓发展智能制造之时,绝大多数卫浴企业仍旧围绕着传统卫浴市场寻发展。

九牧率先看到了新型工业化这一趋势,提早进行布局,用科技创新武装企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制造产业的必由之路,只要敢创新、能够转变思路,传统产业也可以是朝阳产业。”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表示,通过智能AI技术赋能和5G的应用,企业的绿色黑灯工厂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制造业只要坚持科技创新,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武装自己,就一定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在提案中提及“要激励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一直以来,九牧也是这样践行的:早在2010年开始,九牧就启动了智能化升级之路。这一年,九牧建立集团数据中心,搭建数据基础平台,从传统制造工厂的机械化生产智能1.0升级到自动化生产的智能2.0。2020年以后,九牧的数字化建设进入3.0阶段,平台化、共享化、全球化成为新主题。随着业务变得更为多元复杂,数智化底盘涉及全球经营管控能力、全球研发创新平台、全球供应链协同平台、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平台系统。与此同时,九牧的新工厂一步到位,直接按照智能4.0标准建设。为了推动供应商的同步进化,九牧梳理并输出了一整套涵盖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各类硬件设备等等的技术标准,让供应商能够基于同一方向和标准进行落地。这就有了九牧全球首创的5G智能马桶工厂。

善创新 深耕细分领域 走“专精特新”之路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更多的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走“专精特新”之路。在洛江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里,铁拓机械的生产车间宽敞明亮,智能光纤激光切割机、机器人型材切割生产线、机器人焊接设备等接续映入眼帘,自动化、数字化是这个车间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铁拓机械保持着稳健发展的态势。就在不久前,这家专注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敲响了北交所的钟声,成为全省首家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是其载体。”在福建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高岱乐看来,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以创新的姿态追随市场变化,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的着力点。

“我们坚持技术创新和数字化两条腿走路。”高岱乐透露,根据客户需求,持续为设备功能做“加法”;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降低客户设备使用成本;推动设备智能化升级,提升客户市场竞争力等是他们创新的主攻方向。“目前,我们最新研发的砂石骨料优化系统进入市场测试阶段,该系统能够为砂石‘整形’,让其以最优的形状铺设到路面上,进一步提高路面的品质,这也是为设备做‘加法’的又一创新。”

如今,铁拓机械的生产车间已基本实现数字化覆盖。“通过为每个零部件赋码,让每件物料具备数字属性,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让每件产品都有迹可循。”高岱乐坦言,今年,企业还将在创新道路上策马奔腾,并顺着供应链继续深挖数字化应用,打破数据孤岛,持续企业运营、生产效率。“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去年,我们进一步打开了中东、越南等海外市场。市场竞争虽然很激烈,但是我们信心满满。”

日前,晋工新能源装载机批量交付于山西某大型钢铁厂,这是行业首款车电分离装载机。据悉,该产品实现了动力电池系统模块化,做到车电分离、车储一体,专为工程机械电动化应用场景而生。

“新质生产力的重心还是以创新为驱动力。”在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前远看来,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线,以技术革命求突破,通过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这也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源动力。”

郑前远透露,前些天,晋工机械轮式叉装机进入通过复核的第五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他们的新能源叉装机获评2023年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引入新能源是顺应国家政策方向,响应‘双碳’战略,拓宽产品创新赛道,抢抓市场机遇的方式。如今,我们的叉装机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海外市场占有率超60%。今年,在推动产品创新的同时,还将继续拓展企业数字化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优化升级。”

添动力 立足比较优势 引导企业技改投资

对于泉州而言,传统产业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采访中,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要立足泉州自身实际和比较优势,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当前,如何用高科技或以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去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在他看来,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新型的劳动者,因此对传统产业类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转型升级非常关键,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来掌握相关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其次,从劳动资料或劳动工具来看,要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去支撑其转型升级。最后,在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源以及获得相应的资金来支持转型升级也至关重要。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这需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近年来,市工信局通过引导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资扩产,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增强行业竞争力。2023年,泉州企业增资扩产逆势破局,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9.5%,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3.7%。2023年,全市亿元以上工业增资扩产项目达385项,年度计划投资516.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48.3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6.4%。

其中,匹克集团升级改造生产线,除了对企业现有鞋服生产线设备及软件进行升级外,还将导入一套MES系统,即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年增产运动鞋67万双,新增产值7000万元;南方路机“圆锥破碎机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投产后,劳动生产率可提高30%、综合交货周期缩短20%、新增产值1.5亿元;位于洛江区的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增资16亿元,投建占地145亩的5G轮挖智能数字化产业园,引进履带链条、销轴配套、车桥传动等配套企业同步入园,投产后,小型轮式挖掘机有望从年产4000多台突破到1万台以上,力争发展成国内轮式挖掘机市场的头部企业,并辐射带动区域内产业链协同发展。

搭平台

力促“机器换工” 向全产业链渗透催生新业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大批创新技改项目开工落地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精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不懈努力。

为了促进企业加快技改投资、提质增效,去年,我市设立了一系列项目落地零障碍相关举措。如将企业高频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下放至“党建+”邻里中心办理,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推行工程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环节测绘成果共享互认,实现相同申请材料只需一次提交等。

在要素保障方面,我市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共同做好企业招工、引才、留才的服务,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协调土地、用电、用水、用气等发展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降成本、拓空间,加快增资扩产。

资金方面,一系列“财政政策+金融工具”补助扶持措施“组合拳”也为企业扩大投资带来动能。一方面,我市大力推动“技改贷”项目落地。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106个项目获省技改项目融资专项政策支持,项目签约金额83.37亿元,目前已投放44.34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签约金额居全省第二。另一方面,出台了《泉州市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方案》,以固定优惠利率为列入“白名单”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研发投入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进入“白名单”的项目,企业支付利率固定为2%/年,融资期限不超过5年。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围绕产业政策指导目录,紧抓产业依照产业路线图的延伸、填平与补强方向发展,力促“机器换工”“绿色制造”“加数改造”“智能升级”向各产业、全产业链浸透,引导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工业设计嫁接于传统产业,催生新业态,多层次、多节点策划生成一批新的技改投资项目。

--> 2024-03-15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2329.html 1 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