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18日

大学上课起立问好

□本期主持:吴志明

“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上课前起立向老师问好一般发生在中小学课堂,那么大学生呢?节后开学,多所高校发出严格课堂教学规范的相关通知,要求学生上课先起立、师生相互问好。有人认为课堂教学需要礼仪规范,这是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有人斥之为形式主义,您怎么看?

必要仪式 值得鼓励

@四川黄根华:起立问好是一种传统礼仪,更是一种尊敬和尊重的体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良好教学秩序的基础,起立问好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行修养。若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尊师重教礼仪必不可少。因此,这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态度和精神。

@龙泉:“大学上课起立问好”值得鼓励。师生相互问好是教学礼仪规范,也是尊师重教的表现。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去承载,因此,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培养尊师重教必要且有效的方式。此外,大学是迈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培养大学生尊师重教的好品德,让尊师重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推进教育强国和书香中国建设也大有裨益。

@鹿台一卒: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许多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都是在一定的仪式中得以传承,学生起立问好也是传承的必要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大学生的强化教育,使其始终保持感恩的心态;也是对老师的心灵激荡,让其牢记为人师表的职责使命,不断升华自我规范言行;同时也是对全社会的一种示范,让尊师重教更加深入人心。

繁文缛节 实无必要

@不懂:任何事物都存在多面性,需要区别对待。起立问好仪式在高校中比较少见,这种仪式对于自制力较差、还未形成礼仪规范的中小学生而言很有必要,让他们学礼仪的同时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要求就有些较真了,针对大学生的尊师教育更多应在于“宽严”选择的把握上,通过多种方式让教师的学识和师风得到学生认可,也许更为合适。

@左崇年:起立问好作为中小学一种课堂教学仪式,既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繁文缛节实无必要。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不仅通过起立问好来体现,还应通过对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细节来体现。这种“背语录”式的“例行公事”应简化为好,不必给老师增加上课负担。

@河北白帆:大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知识殿堂,大学生已经成年,如果还通过行政手段要求他们上课起立问好,以强制手段来彰显尊师重教、培育课堂文明,这与大学的开放性精神、开放环境就背道而驰了。作为教书育人的大学课堂,应该采取更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人性化方式来规范课堂礼仪,这比用行政、强制手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时俱进 不拘一格

@季萌:尊师重教应该讲形式,但形式不必硬性要求“整齐划一”。真正的尊师重教更应发自内心,源自老师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等综合因素。因此,与其强调千篇一律地课前问好,倒不如反其道行之,要求老师从上课准时、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等基本环节入手,各显神通地彰显专业教学风采,或许更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地遵守课堂教学规范,最终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周芳元:上课前问好的礼仪需要有,但可以不拘一格。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一定的礼仪开启一堂新课是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对学生内心的一次洗礼,有利于学生端正态度、集中心思、强化自我监督。至于采取何种礼仪,以何种方式进行,各学校可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主选择,多听听学生意见,多给学生一些选择。

@曹建明:上课前向老师起立问好,这是中小学生课堂的标配,但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应的礼仪规范已经具备。因此,上课前尊重老师的形式也应与时俱进,不妨以欢迎的掌声代替,既显得自然,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自律、文明、礼貌,又可以避免与中小学上课问候语同质化。

下期话题

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施行。新规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以及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行为属于违规。新规落地一段时间了,执行情况如何?本社记者探访发现,一些市民已感受到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但快递员认为新规实行难度大,希望单价能够提高一点。下期茶座,邀您聊聊“快递上门”这个话题,您可在“温陵茶座”新浪微博留言,也可加入QQ群299935398参与讨论。

--> 2024-03-18 □本期主持:吴志明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2632.html 1 大学上课起立问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