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18日

正确认识血液透析 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透析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CFP 图)

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是指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又被称为“不死癌症”。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8.2%,患者人数超过1亿,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150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万—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

透析治疗是指利用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透析液或腹透液的原理,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透析已经成为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就目前的医疗条件而言,透析和换肾是治疗尿毒症的两个选择,而透析治疗更具有普遍性。

然而,在肾病患者圈,一直流传着“透析就像吸毒,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的说法,这让很多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对透析治疗望而却步,甚至可能贻误最佳透析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那么,透析真的会让人上瘾吗?如何正确开始透析治疗呢?安溪县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林培坚为大家解读。

透析会上瘾吗?“不会!”林培坚说,只是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透析治疗大概率是需要持续终身,因为肾衰竭到终末期时是不可逆的。对于符合透析指征的尿毒症患者,与其绞尽脑汁寻找“秘方”,不如积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对症治疗。目前每周透析三次、每次透析4小时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能保持较高治疗效率、有效延长患者生命的血液透析方式。具体透析次数及时间还是要取决于患者的肾脏情况(血液及影像学检查)、症状及身体总体健康状况。

初次血透时应注意什么?林培坚提醒,刚进入透析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首次透析失衡综合征,如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抽筋、胸闷、胸痛、冒冷汗、腹痛、背痛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以尽快给予相应处理。在透析过程中尽量不饮水进食,进食时循环系统中的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导致大脑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容易产生头昏、心慌等低血压症状;如有饮水,最好使用有量度的水杯,以便计算在透析中的饮水量,在透析后能更好地计算实际脱水量。

血透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林培坚说,透析结束后须测血压,如血压正常,躺数分钟后再缓慢起床,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要遵循特殊饮食要求,饮食治疗是透析治疗的基础,血透患者在保证一定热量的前提下,需要遵循医嘱限钠、限水、限磷、限钾摄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谨遵医嘱;在透析间期必须控制摄水量,一般每天摄水量为患者前一天尿量加500ml为宜。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 2024-03-18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2648.html 1 正确认识血液透析 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