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未到日高长,小院椿枝早向阳。夜半浽溦轻润物,朝来满院溢馨香。”香椿树是宝贝,香椿嫩芽更是宝贝。人们喜食香椿,现在正是吃香椿嫩芽的好时节。
几场春雨过后,新芽初绽,从青色的梗中抽出红色的叶,那颜色极其美艳。满树红艳艳的嫩叶,如同摇曳着的小火苗,远远望去,又像开放在枝头的花。
农家园子里,外婆踮着小脚,踩着梯子,挽着竹篮,摘下香椿叶子,鸡舍里摸几个热乎乎的鸡蛋,中午便是一盘香喷喷的香椿炒蛋,或是香椿涨蛋、香椿炖蛋......美好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记忆中。
结婚后,婆婆为了我们能吃到新鲜的香椿,在院子里栽了几棵香椿树,这样可以采食新鲜的香椿嫩芽,一直能吃到清明前。香椿树是高大乔木,生长快,如今,我的儿子已经20出头,近一米八的身高,香椿树已经超过了他的个头。
最爱香椿炒蛋,香椿嫩叶洗净切成末,鸡蛋打散备用。鸡蛋液中可以放少许水或黄酒,热油快炒,炒成嫩嫩的云朵状。香椿叶嫩而易碎,炒的时候一定要轻翻。鸡蛋和香椿要分开炒,最后拌合,以防香椿的汁液浸润使鸡蛋的颜色发黑,品相就不那么好看了。
煮香椿涨蛋则是先把鸡蛋打散,放入切碎的香椿,拌匀。锅内倒入油,小火温油,将香椿蛋液倒入锅中,缓缓转动锅子,让锅底均匀受热,翻动两面,待两面都煎成金黄色,便可起锅装盘。平底白瓷盘中,铺着金黄色的鸡蛋夹杂着绿中带红的香椿,赏心悦目飘香。
还有一道香椿拌豆腐,是清新爽口的家常小菜。母亲喜欢把香椿嫩芽切碎用盐渍,嫩豆腐用开水汆一下去除豆腥味,沥干水分后,将香椿与豆腐拌合,便是一道清清白白的小菜了,配白米粥,是最好的。
香椿味道浓郁,有一种特殊的辛香。但因味道太过浓烈,以至于喜欢的人当个宝贝,不喜欢的人则避之不及。
鲜食香椿以清明前为佳,应吃早、吃鲜。清明过后,其膳食纤维老化,口感粗乏,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
过去人们将香椿嫩叶腌制起来保存,可以吃得久一点。现在人们会将鲜嫩的香椿叶放入冰箱冷冻,随时都可以拿来吃。如今,香椿种植产业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可否认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但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吃在当下,与大自然共生共长。自然的味道是不可替代的。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上古有大椿树,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为一秋。后人便以“椿”祝福男性长辈长寿,称为“椿寿”。此外,古人以萱草作为母亲的象征,并称“严椿”“慈萱”。父母健在称为“椿萱并茂”,寓意儿女希望父母健康长寿。
吃春,食椿,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