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人们周围,让人在不经意间丧命。当心电图上的“生命线”突然停止摆动,变得笔直,这往往意味着病人已经处于生命的危险之中。如果不能立即得到适当的医疗援助,通常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而且死亡率超过9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源性猝死。
过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对1042例猝死病人的症状进行收集和分析,发现644人有先兆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前三种症状分别是呼吸困难(28%)、胸痛(21%)和晕厥(13%)。
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4分钟”之说。面对心源性猝死这种紧急状况,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胡远扬为大家介绍心源性猝死急救步骤的指南:
第一步:评估周围环境,确保现场安全。
第二步:对患者状态进行判断。①意识:轻拍双肩,耳边大声呼唤。②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有无喘息或异常呼吸(不超过十秒)。③脉搏:同时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非医务人员无需判断)。同时,大声呼救,指定在场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帮忙拿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无在场人员时,自己迅速拨打,并同急救中心医务人员保持有效沟通。
第三步:若患者无意识,呼吸、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方式:双臂伸直一手掌紧贴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此手背上,手指交叉互握并翘起,掌根部用力。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幅度和频率:胸骨下陷5—6厘米(成年人),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双手不离开胸壁,频率100—12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气道异物,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一手捏鼻,嘴巴张大包紧患者嘴唇进行缓慢持续1秒钟吹气,吹气时余光观察患者胸廓是否微微起伏,放松捏鼻再次进行吹气。
按压和通气比例为30∶2,按压和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
第四步:若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按照AED操作流程(AED设备都配有说明书,不要发愁,按步骤操作,非常简单)进行自动除颤,可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法宝”。①少熬夜,避免长期熬夜;②避免工作压力过大;③避免久坐不动;④避免暴饮暴食及不运动;⑤戒烟戒酒;⑥积极控制治疗基础疾病。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