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民营经济是泉州一大特色。在养老领域,我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优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激发养老新活力,倾力打造“海丝泉州 颐养乐园”养老新品牌,养老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的企业达448家,涉老类社会团体共有1013家(市级17家、县级996家),民营非公企业60家(市级11家、县级49家),着力解决老人“住不上”“住不好” “住不起”等养老问题。□融媒体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实习生 陈莉莉 文/图
公建民营养老院
提供高品质服务
2022年9月25日,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光大百龄帮泉州市颐养中心”揭牌,这意味着泉州市区又多了一家养老品牌。
据泉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是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投资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4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用地94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100张(其中:养老院床位906张、儿童福利院床位194张)。
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养老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2022年1月,市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由央企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养老品牌、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运营管理。据介绍,后期将在院内建设一所以老年病治疗和老年人康复为主的一级综合医院,力求打造成我市的示范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营造健康养老生活方式。
据泉州光大百龄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运营市社会福利中心之前,光大百龄帮同样以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了泉州台商投资区社会福利中心(光大百龄帮台商区颐养中心)和惠安县社会福利中心(光大百龄帮惠安颐养中心),从养、护、医、食、适、智、娱等方面为长者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营造全新的健康养老生活方式。目前,三个院区养老总床位数1427张,已入住近300位老人。
泉港区中心敬老院(山腰街道龙人伍心养老院)由闲置的原山腰盐场职工医院翻建而成,同样也是公建民营的典型代表,由龙人伍心家园运营管理。养老院的大门、墙上及老人的卧室里都精心地布置成幼儿园的样子,乍一看还以为进了幼儿园。
今年70多岁的庄阿婆是最早入住泉港区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之一。“刚来时,庄阿婆瘦瘦黑黑的,每天吃完饭就坐在我的办公室沙发上,也不跟人说话,只是惴惴不安地扣着手指。”为了改变老人的现状,养老护理员在院长洪明慧的带领下按照课程安排,从早上6点半开始全程陪着庄阿婆,最终帮助老人融入集体。如今的庄阿婆步伐矫健、面色红润,经常在养老院里哼着曲、跳着舞,像一个快乐的孩子。她开心地向记者说:“这里人好、饭香、屋子干净,我住了5年多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目前该院内有140位老人,医生护工团队50多人。2019年被评为福建省五星级养老院,是福建省首批五星级敬老院。泉港区民政局养老科工作人员认为,公建民营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双方通过不同渠道调动不同资源,更加专业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社区养老机构大多由专业公司运营
“住在这里,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而且离我们的家也很近,子女过来看望很方便。”因老伴需要专门照顾,家住泉州市区田安路的林老伯决定和老伴一起,就近住进丰泽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迎津社区),这样自己和老伴有专业的养老护理员照料,平时忙于上班的子女也不再为难。“孩子们随时都可以来看我们,我也时不时回家看看,还可以去找老伙计们下棋、聊天。”林老伯说。
林老伯所住的照料中心属于近年来泉州较为盛行的社区嵌入式区域养老机构。该机构运营方泉州温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诗坤介绍,社区照料中心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将综合性养老服务嵌入社区,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配置相应的功能性设施、适配性服务和情感性支持,形成一个优美、舒适、温馨并赋予地方特色的长者之家,让长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大部分是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
温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自2018年开始承接政府公建民营项目,在民政部门与社区的支持下,目前已成功运营4个公建项目。此外,该公司还将专业养老服务嵌入正规医疗综合体,充分做到资源共享,打造集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于一体的护理中心。
“公建民营的形式,可以让我们在前期建设上免去很多成本,同时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养老院,也更受当地居民的信任。”福建省尚善养老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先生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有深刻认识。
晋江市龙湖尚善养老院为晋江市龙湖镇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尚善养老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是晋江唯一一家五星级养老机构,也是晋江市医养结合的一个试点单位,目前院内有100多位老人。院内拥有医生+护士+护工+营养师组成的专业护理团队,为老人提供高质量、高标准、高服务的护理工作。同时养老院内部设立医疗室和护理站,并与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建立长期医疗协作关系,开设就诊绿色通道。除了龙湖尚善,尚善养老还接手运营了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等4家养老机构。
民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迅速
在承接经营公建养老机构的同时,泉州龙人伍心还参与经营由民企建设的洛江第一家康养居地——龙人伍心金秋家园颐养中心。金秋家园位于洛江区清源山北麓双阳街道朝阳社区,总占地面积达80多亩,是泉州市规模最大的由民企建设经营的养老机构之一。该项目是洛江区、泉州市重点项目和福建省“十三五”健康和养老服务工程重点项目。
据泉州市龙人伍心金秋家园养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敏金介绍,该项目资产属于泉州市洛江区金秋家园颐养中心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民营企业。经营方为泉州市龙人伍心金秋家园养老有限公司。
金秋家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茶余饭后,入住的老人由养老护理员陪伴,在园区散步十分惬意。陈敏金介绍,他们围绕“以老人服务需求为中心,营造温馨、快乐、和谐家园”的宗旨开展工作,让每位入住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据介绍,目前泉州民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全市现有民建民营养老机构28家。
全市民营养老床位占比超90%
为全面推动民营经济、社会力量助力养老产业发展,泉州市早在2017年就通过了《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事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我市相继出台《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新建城区和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尤其是在规划引领、用地供应、政府投入、税费减免等方面,提出许多新政策,为民营经济进入居家和社区养老行业作出新突破。
此外,我市还简化养老项目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民政部门依法做好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的登记和备案管理工作,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准入条件。
近年来,泉州民政积极践行“晋江经验”,率先支持公办养老机构采用服务外包、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无偿提供服务用房、运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参与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养老设施运营。支持运营成功的海内外专业养老机构参与整合经营困难的小型民办养老院、护理院,组成养老服务连锁机构,进行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支持慈善公益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鼓励慈善家冠名捐建老年人公寓、老年人养护院、敬老院等各类养老机构。
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种利好政策推动下,民营企业进入养老领域持续活跃,全市民营养老床位占比超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