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泉州向海图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去年8月,我市成立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
“下决心,破瓶颈,奋力抓好港口经济发展。”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指挥长蔡天守表示,指挥部成立8个月来,干部拼劲十足,破解瓶颈难题,在机制运行、政策要素、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彰显出有力的经济脉动——2023年,泉州市港口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0%,新增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2条外贸内支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增长10.9%,水路运力突破500万载重吨大关,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1%,进一步优化港口发展空间,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林燕 赖炳超
抓统筹调度 港口建设发展工作提质增效
13场专题调度、现场办公会、一线调度,5份会议纪要、8份工作交办单,40余项调度具体事项……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机制快速搭建,泉州市港口的泊位建设、运营管理、资金政策、口岸通关等各方面工作,以“满弓”姿态前进,港口建设发展工作提质增效。
如何将港口、产业、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布局?这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指挥部在摸清“家底”后,先后组织前往宁波舟山港、连云港、日照港考察学习港口发展经验。回泉后,开展提升港口口岸通关效率、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临港经济、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物流需求及发展对策等多项专题调研、专项研究,编制《泉州港泉州湾港区后渚作业区功能调整专项规划》。目前,泉州市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在编制。“泉州市港口将以港口建设、运营、管理为核心,推动航运、产业、城市、集疏运、口岸通关协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与泉州经济体量、未来发展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港口。”蔡天守说。
能为港口“夯基筑垒”的要素保障也尤为重要。指挥部紧抓我市获得全国首个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试点城市契机,加快历史围填海存量资源盘活利用;推动石井作业区18—19#泊位列入上位规划突破用海限制问题,还累计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补链强链等港航资金3.6亿元。(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