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25日

读懂“写字机器人”热销背后的期盼

□吴志明

打开电脑软件页面,复制粘贴电子版文字内容,填入纸张长宽等数据,勾选想要的字体,写字机夹着笔的机械手臂便开始在纸上一笔一画迅速书写。短短几分钟,一页看起来十分自然的“手写稿”就完成了——据《半月谈》报道,近期,一款名为“写字机器人”的仿手写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广受欢迎,吸引了不少基层工作者购买。笔者认为,“写字机器人”热销的背后,是基层工作人员对破除形式主义的期盼。

在“无纸化”办公日渐普及的今天,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写字”?仔细审视商家广告中“班主任”“公务员”等关键词不难发现,这主要出现在教育行业和基层单位。众所周知,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基层单位工作人员,每年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评。本来,正常的考评也无不可,可以提高被考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但有些考评就比较另类,要求被考评人员提供的材料必须手写,好像手写就等于认真,就等于用心对待。比如教案,尽管在教育行业无明确要求必须手写,但因为考评需要,不少学校依然坚持这一传统,甚至要求达到规定字数、有二次修改的痕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批注等等;又如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心得、汇报材料、阶段总结等,很多都被要求要“手写”。老师和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本就千头万绪,手写材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当任务太过繁重,有些人疲于应付,就盯上了“写字机器人”。

材料要求手写,初衷是想体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倒逼被考评人员认真对待。可当被考评人员纷纷求助“写字机器人”,结果必将适得其反,走向用心、认真的对立面。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手写材料,不仅损耗基层工作人员本就不宽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助长形式主义的风气,是在用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进一步加剧了形式主义。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基层工作质效等,并无任何裨益。

其实,一个人工作干得怎么样,不该过度用外在形式去衡量,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成效。就拿教案来说,它的目标是督促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理清教学思路,因此教案是手写还是电子版,不该成为考评的重点。相反地,电子版教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将教师的宝贵精力从手写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用于思考如何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以及课堂多元互动模式的探索中。又比如基层普法,与其让村干部抄法律条文,还不如鼓励他们从村民熟悉的身边事入手,借用一些多媒体方式进行以案释法,更能提升大家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归根结底,写字机器人畅销,背后是基层工作人员对破除形式主义的期盼。要想根治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革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维,就要改革对教师、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改变思想观念,改进方式方法。只要是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做法,都值得被“看见”、被点赞,而无关材料是否“手写”。考评一个教师,不能只看一些表面指标,而要对其教育能力、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专业评价,看看他对学生成长起到多大作用。对于基层干部,要看看他帮助老百姓切实解决了哪些问题,惠及了多少群众。总之,只有破除形式主义,找准考评切入点,用好考评工具,才能让老师和基层干部的双手从无意义的抄写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为老百姓多干实事中,科技手段也才能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 2024-03-25 □吴志明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4004.html 1 读懂“写字机器人”热销背后的期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