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日,南安市出台《关于“四聚焦四着力”深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建设运行 有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提出以建好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以下简称“监督平台”)为重要抓手,推动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方案》提出,南安今年将深化贯通融合线上线下工作机制,以科技赋能促进基层监督资源和力量整合,更加及时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高效有力处理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和风腐问题,统筹实现监督下沉落地和基层治理提升“两个效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聚焦“爱用、好用、管用”
着力拓展平台功能
监督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南安村务公开实现由传统的“墙上贴”,转为“群里晒”“掌上督”。今年,南安将进一步细化公开机制、丰富公开内容、加强融合互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交互式、快捷性等优势,持续升级监督平台功能模块,拓宽数据互通渠道。
《方案》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公开机制,全面落实村一级党务、村务、财务在监督平台和微信群“双公开”要求,通过清单化明确村务公开内容和事前公示的重点事项、制定公开公示模板、村级票据“裸示”公开机制等促进小微权力公开规范化。要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规范登记村级公章使用情况,强化村级工程建设、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农村建房等重点事项的全周期公开,并积极运用微信群加强干群互动交流,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进一步加强融合互促,探索监督平台与“党建+”邻里中心、村级综治中心的有机融合,推进监督平台与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的数据共享、功能互补,增强监督治理整体性、协同性。
聚焦基层治理水平
着力巩固群众基础
《方案》明确,今年,南安将紧扣监督平台赋能基层监督治理主题,持续丰富宣传内容、强化融合传播,上下联动、系统整体扩大宣传声势,规范提升群管理,协同蓄起“信息池”,做大做强群直播、深化宣传提效应,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级提升群众对平台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
其中,南安要求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引导村(社区)通过制定群公约、每日值班巡群等方式规范提升群管理;要求各部门动态梳理惠民惠农惠企政策及解读,各镇村动态收集涉民利益资讯,协同蓄起“信息池”;要求建立市镇村三级微信群直播协作机制,探索尝试“村民集中点题、镇村策划直播、社会共同参与”模式,做大做强群直播;要求通过推送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案例与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推出精品创作,对外统战宣传等举措深化宣传提效应;要求邀请服务行业片区业务人员入群提供业务咨询,鼓励组织村集体重大事项、决策等议题的讨论,提升平台活跃度和群众参与度,构建便民服务体系。
聚焦惩治“蝇贪蚁腐”
着力管住小微权力
小微权力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日益增强。今年,南安将以管住村级小微权力、遏制“微腐败”作为目标导向,进一步推进监督监管贯通联动,落实动态更新清单,深挖问题线索,开展智慧巡察,力促达到晒权力、解民忧、督责任、促作风的综合效果。
《方案》强调,动态更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时,南安市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每项小微权力的事项名称、政策依据、办理主体、操作流程、廉政风险等,并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常态监督检查时,将采用“1+X”监督机制,整合各方监督力量分层级、分领域负责对监督平台业务进行监管;深挖问题线索时,要加强专责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管的衔接,落实“三必查”要求;开展智慧巡查时,要深化村(社区)巡察与监督平台的结合,精准选取巡察重点关注内容,提升巡察质效,并通过监督平台“村级巡察”专栏发布巡察公告、整改情况等,鼓励广泛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监督。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着力解决民生诉求
南安始终坚持把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与解决民生诉求紧密结合。今年,该市将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分级受理、分类流转、协同处置、监督问效”工作闭环,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办理渠道,高质高效办理群众诉求,注重综合分析治理,推动厘清职责分工、压实办理责任、提高办理质效,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方案》指明,为畅通群众诉求办理渠道,南安各片区民警、镇村干部将进群履职,第一时间回应、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高质高效办理群众诉求,该市各乡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承接、流转和处置群众诉求,并做好平台录入工作。为提升综合分析治理效能,该市将分层级建立群众诉求综合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各级各部门对诉求反映集中的高频次、普遍性问题,开展“点题整治”或专项治理,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提升。
(林婧 陈鑫炜 黄辉斌 王琼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