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3月27日

万象“耕”新春作序 不误农时绘“丰”景

工人在界山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内采摘辣椒

果农在涂岭秀溪枇杷园内挑选成熟枇杷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如何防治病虫害(陈嘉纬 摄)

农户在峰尾镇“海上牧场”播种牡蛎苗

前黄镇香芹村胡萝卜基地 (张彬彬 摄)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春耕,是中国传统农事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春分到,犁头跳”,三月春意正浓,在泉港大地,农事劳作热火朝天,农业机械轰轰隆隆,万亩海场渔船穿梭,一幅春耕备耕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走进位于界山镇玉山村的花生种植基地,大型农业机械“呲呲”“隆隆”的响声此起彼伏,旋耕机、平地机有序地在田间耕作,20多名工人忙着开沟、拉线、播种、覆土。今年春耕,该基地从广东和泉州农科所引进4个花生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共60余亩。通过对新品种适应性、丰产性的试验种植,从中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新品种。

“60多亩土地我们争取在12天左右全部播种完,预计七月初就可以收成。”泉州市东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陈宝锋开心地说。

春来蔬菜香。在界山镇东张村的蔬菜生产基地,一排排白色塑料大棚静卧在田野,一旁的空地上摆满了刚刚采摘的辣椒。大棚温室内,连片的辣椒树溢绿淌翠,繁叶深处绿色的辣椒此隐彼现,长势喜人的辣椒透着清香。椒农们抢抓农时,开展管理、采摘,每天可销售2000余斤新鲜辣椒。

日前,在涂岭镇秀溪村,枇杷陆续进入采摘期。在当地果园,放眼望去,漫山浓密的绿叶间,银光闪闪的枇杷果套挂满枝头。果农们在枇杷林间来回穿梭,细心地挑选成熟枇杷。

“涂岭镇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枇杷成熟早。”当地种植户们说,他们的枇杷每年都会抢占市场先机,由于其具有皮薄多汁、果味鲜嫩的优点,一上市便供不应求。为响应当地乡村振兴政策,秀溪村因地制宜,围绕种植业发展特色枇杷采摘和枇杷膏制作等农副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随着精细化管理、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秀溪枇杷品质越来越好,产量也有所增长。

“海上春耕”播良种,耕海牧渔正当时,在广袤的海上牧场,渔与船之歌悠扬回响。连日来,在峰尾镇海上养殖区,一袋袋长满牡蛎苗的“扇贝壳”被装上渔船向海上的养殖区出发。工人们忙着清理吊养延绳、放殖牡蛎苗等海上生产作业,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海上春耕”景象。

峰尾镇是闽南的渔业重镇,海水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目前,该镇诚平村、峥嵘村浅海筏式养殖区已陆续投放牡蛎苗种160万条,牡蛎养殖面积约4500亩。

春光作序,万物复苏。连日来,泉港区供销社扎实开展检修农机、储备农资、农技人员下乡等春耕保障工作,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在涂岭镇芦朴村和界山村,一场“送农资农技助春耕,稳粮食生产促发展”为主题的送农资农技下乡活动正火热开展。供销社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农资配送到村,科技特派员、庄稼医生等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如何做好肥水管控、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春耕备耕工作,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据统计,春耕期间,泉港区累计储备应急杂交水稻种子1.35万公斤、化肥1624吨、农药27吨、农膜3.4吨、农药器械1750件套,检修保养农机具0.8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5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71%,为春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洪坤泽/文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洪坤泽摄)

--> 2024-03-27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74352.html 1 万象“耕”新春作序 不误农时绘“丰”景 /enpproperty-->